「人们敬畏时间,而时间敬畏金字塔」— 古埃及谚语


埃博就像一个大仓库,一层的文物像货物一样到处的摆放着,并且很多文物没有标识牌和介绍,对于参观者来说是存在困扰的。石棺雕塑基本都没有外部保护,可以随意触摸。只有重点文物能够获得被保护的待遇,就比如镇馆之宝之一的纳尔迈调色板,除了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它应该是整个博物馆中最重要的文物。

这块石板出自古埃及第一王朝,纳尔迈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首位法老王,希罗多德称他为美尼斯,他也是公认第一个统一上下埃及的人『新的发现,猜测蝎子王更早统一埃及,所以在第一王朝前又加了一个零王朝,没有国号的历史就是这么随意。我一直在思考,如果蝎子王之前还有王朝被发现,难道要取名为第负一王朝吗』,而这块调色板上的雕刻就是他统一埃及的相关事迹,是世上最古老的历史文献记录。以现代角度来看当时这场战役也就是城镇之间的械斗罢了,代表至高无上的法老王举起武器正在敲击俘虏的头颅,石板上描述的内容充满着血腥和暴力,而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一部血腥暴力史。

我们在文物间漫步着,Mia对于这些历史似乎不太感冒,埃博也许对于她只是一个新鲜的场所,是大小不一的各类石头摆放的房间,是父母一路惊讶的表情。当若干年后回首,这些模糊的回忆逐渐清晰起来时,我想她一定会想起这个地方和它身后的文明。

在埃博无论逛多久都不会感到无趣,因为每一件展品背后都记录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在一楼古王国展厅里陈列着一尊胡夫法老的牙雕,高度只有大概7.5cm左右,它被淹没在千万件展品的海洋之中,讽刺的是胡夫拥有世界最大的金字塔,他的雕像却是所有统治者中最小的。有人说他是神,也有人说他是暴君,说金字塔是奴隶所建,最终王朝被奴隶们推翻,可是最新的考古发现金字塔并非奴隶所建,而是有着非凡技艺的工匠们创造了这个不朽的奇迹。随着时代的脚步,究竟还有多少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胡夫的儿子哈夫拉法老王的坐像在古王国展厅的正中央,通体黑绿色岩石,透露着法老王的威严。在脑袋的后面有一只展翅的荷鲁斯神鹰,荷鲁斯是法老的守护神,总是和法老相伴。哈夫拉雕像从正面是无法看到这只神鹰的,不禁让人感叹古埃及的雕刻技艺在四千多年前就达到了如此高度。也许正是这尊雕像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国家的标志被印刷在了埃及的货币上。

书记员坐像,是古埃及第五王朝的文物。它的眼睛是水晶制造的,在手机闪光灯照射下晶莹剔透,仿佛这尊雕像活了过来。埃及最大面额200埃磅的纸币上,就印有这位书记员的坐像,它的地位可以想象。在大多数的王室文物中,很少有反应社会其他阶层人物的,因为它的存在,历史的完整性最终得以体现。

哈特谢普苏特雕像,她是一位女法老,古埃及的武则天。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一世法老王的女儿。由于古埃及神话中的神都是近亲结婚,所以王室也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她的丈夫图特摩斯二世是她同父异母的弟弟,这位法老体弱多病,继位不久大权就落到哈特谢普苏特手里。接着她开始女扮男装,下令所有人用男性名称称呼她。关于她的故事在后面的卡纳克神庙中还会继续提及。她男身的石像,装有假胡须,过去三千多年似乎还能看出她面目中透露的清秀。

由于明天就要南下赫尔格达,接下来还有汗哈利利集市的行程。所以我们只能抓紧时间,一层做简单的参观后从两侧的楼梯前往二层。其中错过了不少想看的东西。比如我们最感兴趣的十八王朝异端法老王阿肯纳顿和他的阿马纳时期艺术,也算是一个遗憾吧。

二层是专题展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图坦卡蒙展厅和木乃伊展厅。木乃伊展厅需要单独购票,我们此行时间有限,更不想去打扰法老们的安宁,所以重点参观了图坦卡蒙展厅。对于埃及政府利用木乃伊展出赚取收益的做法一直受到世界的诟病,法老王们本应该安静的躺在属于他们的墓室,现如今只能挤在狭窄的玻璃柜里供游客们参观,像极了荒诞不经的民间展览,这些权倾天下的君王们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到达二层首先看到的还是巨大的穹顶。跟馆藏文物的历史相比较很难想象这个博物馆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跟一层区别的是二层的文物大都锁柜子里。有很多体现古埃及人生活的物品,几千年的历史潮鞋、香水瓶、床榻等。还有当时的啤酒罐以及体现社会风情的莎草纸画,当时的人们在一天劳作之余晚上还要在party喝上一杯。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对于时尚和美还有生活品质的追求较现代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朝着图坦卡蒙展厅前进,周围都是十八王朝的文物。十八王朝我认为是整个古埃及文明中最令人着迷的,对我们的吸引力甚至超过了十九王朝的男神拉美西斯大帝。在二层的展厅里首先看到一对黄金面具,这是阿蒙霍特普三世妻子泰雅王后的父母,尤雅和图雅。感谢现代的DNA技术揭秘了他们的身份。阿蒙霍特普三世和泰雅皇后是阿肯纳顿的生父母,同时也是图坦卡蒙的祖父母。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图坦卡蒙的父系身世得以确定『母系身世目前已经找到了木乃伊,但木乃伊的身份还是个谜,到底是不是纳芙蒂蒂王后我们无从得知,只能以KV35 Y Lady来为木乃伊命名』,从而推翻了之前的种种猜测,为我们还原了十八王朝末期的风云变幻。

步入图坦卡蒙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摄影师哈利·伯顿拍摄的墓穴内部放大照片,这些百年前的照片在2015年被修复成了彩色版本再一次惊艳了世界。说起哈里·伯顿就一定要提起另一个重要人物,英国人霍华德·卡特,图坦卡蒙陵墓的发现者,在卡那封勋爵出资下,卡特历经挫折经过20年的追寻,终于在帝王谷挥动最后一铲时发现了墓室入口的台阶,这一发现震惊世界。之后更是用了10年时间进行清理、挖掘和保护。卡特也因为这一人类考古史上最伟大发现而名垂史册。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不懈,我们才能在三千年后的今天真正认识这位年轻的法老王。在过去的百年间图坦卡蒙已经成为埃及的代名词,他并不是古埃及历史上最卓越的君王,但因为他陵墓的完整性,成为现代最著名的古埃及法老。卡特曾说图坦卡蒙对世人最大的贡献在于他的死亡并很好的埋葬,而我认为他的伟大之处是在三千年后依旧以法老王的姿态俯瞰众生时,让人类知道自身的渺小与平凡,一切来自于尘土,也终将归于尘土。

一路前行,从陵墓中法老的镀金雕塑到墓葬的守护者阿努比斯神,从存放内脏的卡诺匹斯罐到黄金座椅,还有那数不清的家具、雕像、武器、战车、拐杖等等,无不透露着王室的高贵与奢华。特别是黄金座椅,被卡特称赞为“迄今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丽的文物”。椅背上安克沙门王后为法老王涂抹香油的场景,在三千年后依旧能感受到他们之间那份温馨和美的爱情。只可惜这一切随着法老王的离世而烟消云散。安克沙门最终下嫁给了法老王的继任者艾伊『据考证艾伊是泰雅王后的弟弟,也就是说他是图坦卡蒙和安克沙门的舅爷爷,想到这里我三观尽毁 ...』,而这些奢华的随葬品也只能伴随法老而去,放入陵墓供他在杜阿特的世界中享用了。

图坦卡蒙的棺椁巨大而精美。棺椁共分8层,其外是四层巨大的木制圣柜,中间为石棺,最里面三层是人形棺,内部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层层相套。整个棺椁当时几乎占满全部墓室,卡特花费了很长时间才把最里面的打开,而最内部就是头戴黄金面具的法老王木乃伊。

由10.23千克纯金打造的黄金面具是埃博的镇馆之宝,目前在二层的专题展室中陈列着,是不可以拍摄的文物之一。放眼全球,黄金面具已经成为埃及乃至世界的文物之王,当世无价之宝排名首位。估价的最后单位以兆来计算。与它的价值相比较,埃博对于他的保护简直可以说是简陋,除了展室门口一道铁门外没有看到任何高科技的保护装置,几个随意的保安守在展室门口,起到的作用也就是阻止游客拍照罢了。

据新闻报道,前几年搬运的过程中工人不小心把面具的胡子弄断了,后来找来欧洲专家调配出古代的粘合剂才将其修复。现在咱们还能看见它也算是个奇迹了。展室中出了黄金面具外还有同时出土的很多饰品,几乎都是黄金打造,表面镶嵌着绿松石、青金石,金色和蓝色的搭配,像极了碧蓝色的尼罗河流淌过千里黄沙的撒哈拉。贴近于自然的审美和高超艺术造诣在现如今依旧震撼着观众的内心。

图坦卡蒙在古埃及历史上只是一位平凡又普通的法老,他的墓葬尚且如此,无法想象拉美西斯二世那样的法老王,如果他的墓葬没有被洗劫一空的话,后世会发出怎样的惊叹。20世纪20年代这位平凡的法老王名字响彻了整个世界。然而讽刺的是,当时大众对于他陵墓考古发现的热情逐渐转移到另一诡异事件上,这就是百年后依旧被大家熟知的图坦卡蒙法老王的诅咒。

我想所有人都应该看过地摊文学《世界未解之谜》,而这一诅咒就是这本书经久不衰的内容之一。这个诅咒从卡那封勋爵的意外离世开始一直到30年代结束,和考古队相关的人员前后约有几十人离世。当时的媒体大肆渲染这一事件,造成了民众大规模的恐慌。这个吓坏无数人的诅咒也是我儿时的噩梦,在信息不对等的20世纪初,可想而知它的威力。然而身处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多元的信息让我们能够触摸到到整个事件的真相,还原出一段真实的历史。这一切要从卡那封勋爵将陵墓发掘报道独家授权给英国《泰晤士报》开始。

因为这是一个轰动世界的顶级新闻,就如同现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每篇关于图坦卡蒙的新闻一定都是十万加的阅读和点赞。所以其他新闻媒体都想分得一杯羹,没有报道权的无奈之下只能从花边新闻入手,而这时卡纳冯勋爵的意外离世给了他们机会。诅咒的消息不胫而走,并且有人声称在墓室里看到了法老王留下的铭文,“触碰法老坟墓的人,死亡之翼会降临在他头上”。新闻一出阅读点赞量激增,粉丝暴涨,整个世界为这一诅咒而疯狂,造谣者也看到了走向人生巅峰的机会,于是开始完善这一创造,添油加醋的渲染。福尔摩斯他爸柯南道尔在当时也加入进来博人眼球,甚至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声称十年前沉没的泰坦尼克也是因为木乃伊的诅咒。

图坦卡蒙此刻一定很蒙,无数的锅甩向这位年轻的法老王,而此时比他更蒙圈的是霍华德·卡特,在当时大家都想知道卡特是否身带诅咒,而不是追问他文物的详情。这令他苦恼不已,围绕墓室发掘十年的他从未见过诅咒的铭文,也没有因为诅咒而意外离世。事实上前后参与图坦卡蒙陵墓挖掘工作的58人里,只有8人在10年内死亡。随后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公众视野转移到了战场上,这个神秘的诅咒也随之神奇的消失了,成为了风中的往事,消散如烟。

结束了将近三小时的参观,意犹未尽,整个过程终究是走马观花,很多文物一扫而过来不及仔细看,很多场馆也没有一一踏足。后来跟孩爸聊起这个事,我俩一致的说,如果再来埃博一定在这呆上一整天,不行就两天。

离开埃博时天色已近黄昏,在落日的余晖中车辆缓缓前行,思绪却还在古埃及历史中徜徉。这些文物存在的意义,不在于所发现物品的价值和观众对于珍奇异宝的猎奇心理。重要的是,通过文物我们与千年前的古埃及人产生了超越时空的联系。千年前的他们一如现在的我们,也有过欢乐,有过痛苦,有过恐惧,也有着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有人说考古的意义就是了解过去人们的生活。而通过这些文物让我们感受到了千年前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时间不语,却给了我们所有答案,了解过去,珍惜现在。或许这就是历史带给我们的意义。

接近暮色,我们抵达汗·哈利利集市,集市在埃及博物馆东侧,距离大约3公里,可车程却开了将近1个半小时,进入集市区域后车辆开始龟速前行。汗·哈利利集市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市场,据称有超过4000家店铺,最古老的店铺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14世纪。这个市场是世界文化遗产伊斯兰开罗的一部分,迷宫一样的巷道两侧都是鳞次栉比的店铺。从天桥上往下看,交通几乎是瘫痪状态,今天休息日到处都是摩肩接踵的人群,一眼望不到头的店铺给人一种几乎要延伸到地平线的错觉。

我们在东侧的广场下车,游人如织的广场被清真寺围绕着,南侧是著名的爱资哈尔清真寺,也是爱资哈尔大学的前身,世界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广场北侧是伊玛目侯赛因清真寺,部分什叶派认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孙侯赛因的头颅就埋葬在寺庙中,这个说法其实存在争议。阿明告诉我们可以进去参观,看到里面都是虔诚祷告的教徒,不想在他们和真主交流时去打扰他们,只在门口看了看就走开了,其实是因为我发现Mia又被人强势围观了。

广场西侧就是汗·哈利利集市,阿明还没说完话我们便一头钻进了这个迷宫,刚进去就被热情的摊贩包围了。这个古老的集市四处透露着浓郁的中世纪风格,在伊斯兰装饰映衬下,仿佛置身一千零一夜的世界中。整个集市的货架都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占据着,几乎没有一丝缝隙被浪费。铜盘、雕刻、玻璃器皿还有纸莎草画都整齐的摆放在属于它们的位置等待着未来的主人。

周围的摊贩看出我们是中国人,热情的用中文向我们打招呼,其中有个黑瘦的精神小伙声音最大。

“ 我爱中国 ”

“ 进来看看,东西很便宜 ”

于是我们被他的热情打动,走进他的杂货铺。说实话他的货物并没有他的口才优秀,看我们不感兴趣,他将货架上萨拉赫的国家队队服拿下来,表示孩爸身材很适合,没想到孩爸直接拒绝了他

“ 红魔我只认曼联,10号我只认梅西 ”

留下了一脸蒙圈的精神小伙和他手中的10号球衣。

按照以往的习惯,旅行要带一件当地物品回国,不用太贵留念就好。我喜欢纸莎草,而孩爸偏爱古埃及风格的雕刻。很多商品打眼一看就能发现浓浓的义乌痕迹,据说超过90%的商品来自中国。我们逛了一大圈找到一件图坦卡蒙法老王的头像木雕,老板开价50美金,我和孩爸对视了下,开始了疯狂砍价环节,今天就拿你试刀了

“ 5美金 ”

“ no,no,no,最低40美金 ”

我一看有戏,直接咬死就这个价

“ 太贵了,就5美金 ”

“ 这样吧,旁边这个小金字塔一起,30美金 ”

看我们态度坚决,他于是拿出一个小金字塔玩具放在了Mia手里。我们作为砍价大国来的群众,哪能中这种计策,此时想起了老妈常用的欲擒故纵套路,转身就往外走,老板果然中计,喊我们等一下,拿起电话不知道给谁打过去商量着什么。估计是商品太多记不清进货价格了,再三交锋后两件东西10美金拿下。永远记得成交后老板无可奈何的夸张表情,其实砍价这个事情在埃及就是个娱乐,是一种体验,一件并不精致的木雕10美金也是较为合理的价格,老板表现出的吃亏和无奈其实大多是配合的表演,让游客觉得自己占了个天大的便宜,众乐乐,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在哈利利就大胆的砍吧,具体砍多少合适,也许五分之一,也许吧。

我们从东侧走到西侧,再从西侧转到南侧,没有孩爸这个人肉地图带路的话今天几乎要迷失在这座巨大的迷宫中。转了一大圈后我们回到了来时的侯赛因清真寺门口。经过一天的奔波有些累了,在一家街边的咖啡店点了几杯喝的,旁边都是休息的人群。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及人纳吉布·马哈福兹曾经说哈利利市场的咖啡店给了他无尽的灵感,也许我们眼前的景象就是他所看到的埃及社会千姿百态的缩影吧。在夜色的凉风中,抱着刚才在地摊上买的小骆驼玩偶的Mia终于露出一丝疲惫,脸上不知道被谁亲的唇印还清晰可见。

吃完晚饭后拖着一身疲惫回到酒店,酒店与开罗国际机场一墙之隔。为了方便明天一早前往东部的赫尔格达,所以选择了这家酒店。Mia在回来的车上睡着了,领到房卡后我先抱她上楼,孩爸负责行李,等了半小时他才回来,说酒店电梯坏了,刷卡的速度必须有掷暗器的手速才能刷上,导致电梯上下10几次也到不了我们的楼层,也没有工作人员过来帮助,电梯里的长得像川普的美国老太太一边爆粗口一边用力的拍打着电梯门。对于这家装修尚可的酒店这也算是唯一的差评吧。

房间窗外就是繁忙的开罗国际机场,一番折腾后终于放松下来,眼皮也随之放松,夜已深,整个城市人声渐歇,我们也在这静谧的夜色中沉沉睡去,晚安,开罗!

 -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今日行程:开罗 - 赫尔格达

今天离开开罗,前往东部城市赫尔格达。昨天还沉浸在法老的世界里,今天就要离开了,内心不由有些怅然。赫尔格达距离开罗直线距离400公里,坐落在红海海滨,被誉为欧洲人的后花园,是世界级的潜水胜地。

起了个大早,在酒店匆忙吃完自助餐就出发了,以至于Mia问我这家酒店游泳池可以游泳么,我才发现在这家酒店除了吃饭睡觉,它的全貌都没有看过,于是跟Mia约好到了红海带她去游泳。我们由机场附近上高速,驶出开罗后进入了火焰般的东部沙漠中,大约向东行进1小时后红海海滨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车辆开始折向南行,此刻穿行在阿拉伯沙漠,一侧是红海,一侧是黄沙,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而红海的另一边就是紧邻加沙地带的西奈半岛,这个星球上最危险的半岛。

一路上阿明讲着埃及的故事,从人文到历史,从地理到各种见闻,孩爸也和他聊着关于阿拉伯世界的往事,只记得他们聊起2011年的那场运动,阿明惆怅的说:

“ 从那之后钱就贬值了,朋友攒钱买车,犹豫了一天,第二天价格翻了一倍 ”

“ 你们埃及人认为穆巴拉克怎么样 ”

“ 不怎么样 ”

“ 那穆巴拉克之后你们过得更好了么 ”

“ 并没有,穆尔西和塞西也不怎么样,都差不多 ”

从言语中能看出阿明的失望,涉及敏感话题孩爸也不方便再多问,只是我们知道现在的埃及和当年别无二致。

9年后的今天,已经看不到那场运动的影子,生活还在继续,一切又归于平静,只剩暗流涌动。

车辆继续在沙漠中穿行,车窗外热浪席卷,Mia只能靠服务区的雪糕来降温,顺便买了根埃及棒棒糖,但没想到这蓝绿色的球球酸到离谱。Mia舔了一口之后:“爸爸,这个给你吃”,孩爸欣然接受,过后问他味道怎么样,孩爸说姑娘给的糖含泪也要吃完。

在不知不觉中400公里的路程很快就到了终点。赫尔格达早年只是一个小渔村,因为附近的海岸有许多美丽的珊瑚礁,在潜水运动的带动下被欧美游客热捧,于是从小渔村摇身一变成为了度假胜地。我们下榻的酒店就坐落在海滨,酒店身后不远处就是红海。沙漠色的矮层建筑外围就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荒芜,而各色植物妆点的酒店仿佛就是那沙海中的绿洲。据说现在来赫尔格达的人不如以前多了,因为在对面西奈半岛的沙姆沙伊赫,大家找到了新的度假天堂,所以赫尔格达又归于最初的平静。

到达酒店后正值午餐时间,依旧是自助。硕大的餐厅和大堂装饰成古埃及神庙的风格,空旷的空间让我有种回到大学食堂的穿越错觉,餐食种类还是比较丰富的,以西餐为主,也有米饭类的餐食,但是做法让人不想尝试,还好咖啡是可以无限续杯的。我们选择了露台上的位置,伴随着红海的微风我们不顾形象的大快朵颐。

11月的埃及,中午的阳光依旧炙热,孩爸躲在酒店房间补觉,因为下午没有其他安排,于是我决定带Mia去泳池游泳。附近一共有7个泳池散布在酒店的各个角落,虽然身处沙漠地带,但池水却冰凉刺骨。经工作人员指引来到酒店后方的热水池,虽然说是热水池,水温却和体温差不了多少,体感还是很凉。Mia不管水凉不凉,跳进 水里 就不出来了,不会游泳的她在80cm的水深中展示着各种花式泳姿。孩爸补觉结束后加入了我们,随着太阳西沉,池水没了阳光照射变的越发阴冷,周围晒 日光 浴的人们也开始纷纷离开,于是我们决定拿着相机去看看红海。

穿过酒店的别墅区就是酒店的私享海滩,虽然位置处于海湾但风浪并不小,在卫星上看有不下20家酒店坐落于此。随着我们前行的脚步,太阳也慢慢沉落在远处的群山中。海滩上人不多,遇到三位同样来自国内的小姐姐,她们说来海滩上看日落的,孩爸不好意思的告诉她们这个海岸线是朝东的,只能看到日出,说完大家尴尬了一秒。Mia此时缠上小姐姐,要给她们拍照,她们就在这里认识的,之后还有更多交集,这是后话了。

回酒店的路上天已经全黑了,沙滩上来了一辆摆渡车载我们回去,Mia抛弃我们选择跟小姐姐们坐一起,只要是跟别人熟起来后,就开启她的话痨模式,开始跟小姐姐讲她去过的地方。

“我去年去了斯里兰卡,明年妈妈说还要带我去加拿大呢,因为我姑姑在加拿大结婚...”

- 驼峰上的贝都因

今日行程:赫尔格达

一直听人说红海很美,美的一塌糊涂。本来打算今天出海,但是一想到在斯里兰卡时Mia的晕船经历,就不得不无奈的放弃这片蔚蓝。

Mia今天起的比平时都要早,跟她约定今早带她去看红海日出。没有看过日出的她兴奋的上蹿下跳:

“你们别睡了,起床了,看日出了,来不及了”

天边刚透着微光,不到6点我们已经到达海滩。天空此时还是寂静的蓝,地平线的云层后隐约出现了一层镶着金边的绯红,人们还在梦乡中所以沙滩上空荡荡的,只有几个老外在浮桥上散步。

我们走上浮桥,找到一个最佳位置,等待着破晓时刻的到来。逐渐,红色开始在东方的天空汇聚,直到从空中溢出云层直射海面,飞快地向四面扩散着,突然间云层上方划出了一道口子,一轮光亮挂在了天空之上。阳光瞬间丢弃了他的娇羞,不再掩饰自己,如君临天下般,用无比炙热的方式洒满整个世界。这就是古埃及人崇拜的太阳神光辉,他伸出触手牢牢抓住目之所及的一切生命,在古埃及长达四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人曾对他顶礼膜拜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他是十八王朝阿肯纳顿法老王的唯一信仰,光阴荏苒,往事如风,不禁让人感叹诸行无常,唯有太阳神的光辉依旧。

随着日升海滩上的人群也逐渐多了起来,有几个老外自带装备过来浮潜,应该是水太凉了,没过一会就上岸离开了。从小在海边长大的Mia看见沙滩还是没有抵抗力,于是沙滩变成了她的乐园。一路上都是风景,我们也肆意的挥洒着心情。

午饭后,阿明联系了一辆吉普车,带我们去附近山里探访贝都因部落。在等待出发的时刻,阿明当起了Mia的阿拉伯语老师,教她阿拉伯语中数字的发音,之前说过阿拉伯数字的起源,这种起源印度的数字在8世纪传入中国,19世纪咱们才开始真正使用这种数字。而阿拉伯语数字是类似图形的方式,初到阿拉伯世界的人很难理解这种数字,我们也是经过几天后才习惯并认识。Mia把阿明当成了外教老师,学的还挺认真。这趟旅程 Mia逐渐开始理解文化的多样性,而这份理解让她的内心得以改变,学会了感恩与包容。回国后老师说孩子仿佛一夜间长大了,带孩子旅行是一条情感纽带,把我们、世界和孩子连接在一起,而这些对世界的探索将变成回忆与她终生相伴。回忆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事物,而比回忆更美好的则是明天,是属于她的未来。

吉普车沿着沙漠公路行驶了一段后,突然在马路中间掉头,脱离公路转向沙漠腹地,逐渐驶向远处的群山。我们的车辆是老款丰田陆地巡洋舰,改装过的粗犷车身缺乏修饰,在没有公路依托的沙丘中上下颠簸。老司机时不时的来点高难度动作,刺激着我们的神经。车的风挡前放着古兰经,音响里传出阿拉伯音乐,异域风情扑面而来,感觉身体的细胞此刻都被点燃,随着音乐共振。随着车辆一路奔驰,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壮美的阿拉伯画卷。与其说这里是沙漠,不如说是戈壁来的更恰当些。空旷的大地寸草不生,炙热的空气卷着沙土呼啸而过,远处黑色的群山如同旷野中的巨人,躲在云层的阴影中低语。干燥的空气中透露着悲壮与苍凉,四周毫无生机,偶尔出现被石头挂住的塑料袋提醒我们这里还有人类存在。

很难想象贝都因人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了上千年。美国作家P.K.Hitti说沙漠中有四大主角,骆驼、沙子、椰枣和贝都因人,这个沙漠中的吉普赛民族,作为阿拉伯半岛最初的原住民,在伊斯兰教兴起前他们就生活在那里。世世代代过着游牧生活,在沙漠里生命一旦产生就很难消亡,越是艰苦的环境,孕育出的生命就越顽强。贝都因人也是如此,剽悍、骁勇,成为先知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的坚实力量,并随之散布于西亚、北非的广大沙漠地区。没有国籍的他们至今仍保留着沙漠游牧民族特质,在部落中族长的话比总统更有效。就这样千年过去他们依旧过着最原始的生活。追忆起当年跟随萨拉丁夺回圣城耶路撒冷的那些贝都因骑兵,战斗精神镌刻在他们的血液里,直到现在阿尤布王朝的故事依旧被世人传颂着。

经过大约半小时的行程,我们到达了一处山丘,阿明说去另一边接我们就开车走了。我们爬上旁边的山头,俯瞰这片不毛之地,登高远望这里显得越发苍凉。脚下的另一面是被黄沙堆砌成的山坡,夕阳西下,群山的轮廓变的清晰,仿佛置身于火星表面。Mia再次发现沙子,不管身边的景色,先玩再说 …… 

我们从另一边的沙坡上滑下去,并按以往的惯例装了一瓶沙子带回国。阿明已经在车顶手舞足蹈的等待我了许久了,上车后我们在夕阳中朝着贝都因部落前进。

部落隐藏在群山之中的平坦沙地上,入口处有一道低矮的沙墙算是与外界的分隔。在一片棚子前有几个贝都因孩子在玩耍,看见相机扫过,他们用独特的方式回应着。骆驼正在等待着我们,一位当地小哥给Mia盘了个阿拉伯头巾,骆驼对贝都因人至为重要,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没有骆驼,他们就不可能到达其他可以居住的地区。游牧人的营养、运输、贸易无不依靠骆驼。所以这些驼峰上的贝都因人把骆驼看得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我和Mia也骑上骆驼体验了一把沙漠游侠的风采。

我们刚从骆驼下来就被孩子们围住,于是把带来的零食和圆珠笔都分给了这些孩子,Mia此时也被包围在孩子们中间,平时跟陌生小孩打成一片的Mia此时仿佛有些怯场。阿明说这些孩子没有户口,不用上学,家族式的生活环境,长大后就继承长辈的衣钵,继续过游牧生活,世世代代循环往复。

沙漠摩托在来的路上就看见很多人在骑,分为两种,一种类似卡丁车,用方向盘控制。另一种是四轮摩托,方向就是摩托把手。我们先体验前者,孩爸充当司机,作为一个老司机,他说这个车开起来像玩具一样。带着我们按照既定路线一直深入到前方的山谷,穿行在撒哈拉腹地,太阳的光线已经被群山挡住,沿途安静而肃穆,只有柴油引擎的轰鸣声带我们一路向前。紧接着出场的就是四轮摩托,由于Mia太小没法乘坐,孩爸就自己出发了。出发的时候第一个,回来时却是最后一个,一问才知道路上遇到一个大坑,给摩托车开坑里了。老司机翻车了,被我和Mia好顿笑话。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听说晚上还有表演,于是我们在圆形舞台旁边找了个位置坐下。山上的灯光不知何时点亮,在群山的映衬下像一团团火焰凸显着此地的原始和狂野。首先出场的是阿拉伯传统的苏菲舞,据说是一种旋转的冥想,起源于13世纪土耳其。不过我们还是对火焰表演比较感兴趣,除了舞台上火舞者,场外还有人在甩着火花,各种高难度动作让人看得心惊肉跳。

表演结束后,抬头仰望,璀璨的夜空中无数繁星镶嵌其中,浩瀚星海,满目银光。乳白色的银河横贯中天,像瀑布般倾泻着。这样的夜空也只有在这种远离城市霓虹的原始自然下才能一睹真容。在国内的光污染环境下我们也拍过多次星空,在那些寂静的夜晚,曾多少次的抬头仰望,但都不如今晚的深邃璀璨。赶紧催促孩爸按快门,记录这一历史性的时刻,遗憾的是他把三脚架留在酒店了,无法固定机位只能手持拍摄。说实话挺遗憾,不过转眼想想,生活不就是由一个个遗憾组成的么,只要这一刻珍藏在我们心中,无论走到哪里眼前都是辽阔星河。

- 众神的黄昏

今日行程:赫尔格达 - 卢克索

在曙光中,我们告别赫尔格达前往此行最期待的城市 - 卢克索,从十一王朝孟图霍特普一世建都到公元前27年毁灭,这里见证了古埃及文明两千多年的兴衰更替。曾经的底比斯到现如今的卢克索始终是埃及最有吸引力的城市。

车辆在东部群山中穿行,阳光奋力拨开云层的遮挡,刚露出一丝光辉马上又被云层覆盖,窗外则是另一种荒芜景象。自古以来除了尼罗河绿洲,埃及有90%以上土地都是不适合居住的,但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依旧孕育出了最辉煌璀璨的文明,也许埃及这个国家本身就是个奇迹。

一路上Mia和阿明这两个中文最差的人滔滔不绝的聊着,阿明告诉Mia他有两个女儿,都比她小。聊到开心处还拿起手机视频通话,于是Mia有了第一次和阿拉伯孩子视频的经历。面对两个长得像洋娃娃的妹妹,平时话唠的Mia瞬间词穷了。

在中途的服务区,偶遇一位中文导游正在给中国游客讲解关于阿拉伯数字和阿拉伯语数字的起源。我们在旁边没头没尾的听着,他发现了我们,于是友好的拿出手机里的图片重新的为我们讲解了一番,并考我们车牌上的数字,Mia之前经过阿明这个外教的指导已经对这些字符了如指掌,脱口而出引来一片惊叹。

大约2小时后,我们的车辆驶入了尼罗河绿洲,阳光此时也挣脱了云层的束缚,太阳神在尽情的挥洒着他的能量。沿着绿洲一路向南,左右两侧的窗外能看到外侧的沙漠,绿洲的平均宽度大约只有几公里。跟荒芜的沙漠相比,这个狭长地带到处充满生机。茂盛的农作物旁长着高大的椰枣树,不远处的三角帆在尼罗河上缓缓移出我们的视线。川流不息的人群,车辆行驶在并不宽敞的道路上,一切却井然有序。而这些都是尼罗河赐予的,这条奔流向北的世界第一长河自古便是埃及的母亲河,每年的泛滥给两岸绿洲带来了无穷的养分,也养育了无数的生命,希罗多德称古埃及为尼罗河的馈赠。尼罗河使农业兴起,两岸成为埃及的粮仓。于是才有了这人神共居的国度。

沿着尼罗河曲折前行后不久,一座城市出现在了我们眼前,这就是今天的目的地卢克索。香港按照他们的音译习惯称卢克索为乐蜀,乐蜀乐蜀乐不思蜀,这个名字的寓意我很喜欢,但我更喜欢的是它千年前的名字底比斯,荷马史诗中的百门之城。虽然身处21世纪,卢克索还是保留着过去的风貌,城市沿着尼罗河而建,狭长型的城市轮廓,两座神庙纵贯其中,卡纳克神庙卢克索神庙,我们今天的第一站便是古埃及神庙之首卡纳克。

「 卡纳克神庙门票 」全价200埃镑,Mia半价学生票,一票全含。

卡纳克神庙位于卢克索北部,阿蒙神的崇拜中心,古埃及最大的神庙。始建于三千多年前,是古埃及都城底比斯的一部分,中王国时期底比斯成为埃及的权利中心,卡纳克神庙就此诞生,新王国时期的君王们对神庙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建设工程直至希腊人统治结束,几千年的建设最终造就了古埃及第一神庙这宏伟的规模。通过卡纳克 我们才有幸能领略当年底比斯的风采,神庙南侧有一条长达3公里的狮身羊首大道与南面的卢克索神庙相连,几乎贯穿整个城市,这条被当地房屋掩盖的大道近年才被完全挖掘出来,可以想象在那个年代这是一座怎样的大都市。

走入卡纳克,在游客中心的大厅中首先看到的是神庙的沙盘。从模型中的塔门数量就能感受到当年这座神庙的恢弘与雄伟。卡纳克神庙门票价格200埃镑,Mia依旧半价。我们加速向前,迫不及待要一睹真容。穿过一个空旷的广场,冬日炙热的阳光让人有了夏天的错觉。和三角洲地区温和的天气相比,上埃及的热情真是让人猝不及防。在卡纳克神庙没有完工的第一塔门前,神道两侧分布着数量一致的狮身羊首雕像。狮身羊首是斯芬克斯的一种,这里的羊首代表的就是阿蒙神,阿蒙神被当做王权的保护神,新王国时期,除了阿肯纳顿这个异端法老王独尊阿吞神外,其余时间阿蒙神都是底比斯乃至整个埃及的第一神祇。从这时开始法老不再将自己的形象雕刻在狮子身上,取而代之的是代表阿蒙神的公羊。而法老的形象则雕刻在公羊脖子下面,代表他们得到了阿蒙神的庇护,和他们对阿蒙神的敬畏。

卡纳克作为古埃及第一神庙,游客数量绝不亚于金字塔,在第一塔门上方20米的高墙上我们见到了19世纪游客留下的痕迹,可见到此一游并不是国人的专利。据阿明说拿破仑当年也在此留下痕迹,可惜我们没有找到。穿过第一塔门,内部是一个被石柱围成的巨大庭院,曾经有10根巨柱矗立在庭院中轴线的两侧,如今只剩右侧的一根孤独的守望者这方土地。左侧是塞提二世神殿,除了墙壁浮雕里面已经空空如也。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像站立在第二塔门前,虽然面部已经损毁,但依旧能显现出这位伟大君王的威严。站在他身下的是他的妻子,也是他最爱的女人奈菲尔塔利,为了凸显王权的伟大,这个比例大小是古埃及雕塑艺术中的传统方式。当然阿布辛贝的哈索尔神庙除外,法老对她的宠爱是超越一切形式的。

通过第二塔门就是气势恢弘的多柱大厅,始建于塞提一世时期,很多人在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中知道了这个地方。该大厅面积约5000平米,134根巨型石柱分成16排矗立在此,中央两排巨柱其高度21米,直径接近4米,5人都不能合抱。这种柱型的名称有两种,分别叫开口纸草柱和闭口纸草柱。柱子上方承托着大梁,在柱顶的柱帽处,据说可以站立近百人。抬头仰望,柱身满是浮雕和法老的王名圈,依稀可见当年的宏伟壮丽,只有亲历现场才能体会到这种极致的震撼。如森林般的巨柱直冲天际,光影交错。柱体上的雕刻历经沧桑一如昨日,横梁的色彩让人怀疑绘制的工匠是否刚刚离去。恍惚间仿佛穿越回法老王的时代,站在空无一人的多柱厅内接受阿蒙神的馈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此时不用仰望苍穹,只需站在这里,站在这伟大的文明面前,就能感受到我们自身的渺小。

有人说底比斯的神庙更像是一本书,不是用来观赏而是用来阅读的。神庙的柱身和墙壁上满是象形文字,著名的图特摩斯三世年代记和拉美西斯二世有关卡迭什战役的记录就雕刻在多柱厅的墙壁上,拉美西斯大帝挥舞武器只身一人击溃敌军的场景至今还清晰可见。卡迭石位于现在的叙利亚,该战役是古代军事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战争之一,战后缔结的《埃及赫梯和约》是历史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国际军事条约文书。该和平条约就刻于多柱厅的南墙。正是这些记录奠定了拉美西斯大帝的伟大和传奇。但不为人知的是图特摩斯三世比他更善用武力,被誉为埃及拿破仑的他更早在卡迭石征服赫梯人拉二跟赫梯人只是打了一个平手,正是因为他的冒进差点被赫梯人团灭』,而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穿过第三塔门,图特摩斯一世方尖碑矗立于此『网传的图特摩斯三世方尖碑说法是错误的』,原本此处有四座方尖碑,东侧的2座属于图特摩斯一世,现在只剩一座,西侧的两座属于图特摩斯三世,被掠夺运往了君士坦丁堡和罗马,现在分别矗立在伊斯坦布尔的艾哈迈德广场和罗马的圣约翰广场上。

在它的身后还有一座巨型方尖碑,这座方尖碑由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所立,高30米,重320吨,从阿斯旺的山体上分离后,由水路运达至此,并最终树立。是古埃及现存最大的方尖碑,上面的铭文写着对神父阿蒙和人间的父亲图特摩斯一世的热爱,是送给阿蒙神和父亲的礼物,当时同样建有一对,其中一座已经损毁,如今只剩下塔尖横在圣湖边和圣甲虫雕塑相伴。方尖碑是古埃及除金字塔外最有象征意义的建筑,据考证它是用完整花岗岩雕刻而成,塔尖镀有金银,阳光掠过光芒万丈,神圣威严。

这尊方尖碑的完好保存要其实要感谢图特摩斯三世,作为女王的继任者,他在执政后期极力想抹去女王的痕迹。于是雕像被损毁,王名圈被铲除,而不知什么原因这尊方尖碑却没有破坏,命人建筑高墙挡住,正因如此它才奇迹般的保存了下来,现如今咱们在它的底座还能看见高墙残存的遗迹。除此之外人们在数百公里外的阿斯旺古代采石场还发现了一座刚开采出形状的方尖碑,也是由女王所建,高度达到40米,重1200吨,如果当时能够完工,对后世的震撼程度将难以想象。

方尖碑是一个帝国权威强有力的象征,可是由于西方人对文物的掠夺,埃及境内的方尖碑目前所剩无几。今天我们漫步在罗马、巴黎、伦敦、纽约、伊斯坦布尔,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像一座座图腾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这些原本属于法老王的花岗岩孤独的矗立在陌生的土地上,隔海相望,遥望着远方,遥望着众神的国度,遥望着属于它们的家园。

由于不同年代的扩建,卡纳克神庙成T型分布。东南侧的圣湖据说是法老祭祀前沐浴的地方,现在已然变成一潭死水。圣湖边上残存着女王另一座方尖碑,而另一边有一尊被游客围绕的圣甲虫雕像,游客们排队转着圈祈求圣甲虫的保佑,我们也兴致勃勃的加入了这一队伍。其实圣甲虫没有《木乃伊》电影中那么恐怖,在中国咱们叫它屎壳郎,因为每天推着粪球前行,古埃及人相信在空中也有一只叫凯布利的圣甲虫推动着太阳周而复始。神庙越往后走毁坏程度越高,只能从断壁残垣上的精美雕刻想象当初的辉煌与美好。刚转完圣甲虫的Mia,在这庄严肃穆的古代遗迹前变的安静而优雅,仿佛有一种魔力吸引着这个5岁的孩子,她停下脚步若有所思的触摸着这些画栋雕梁,触摸着几千年的历史,孩爸及时的记录下了这美好的一刻,希望这些美好能变成她的财富,珍藏一生。 

漫步其中,感受数千年的风雨变迁,卡纳克它迎来送往。多少人曾徘徊于此,有创造者,有掠夺者,也有像我们这样的匆匆过客。它是古埃及留给世界的遗产,从历史的角度,它不仅是一座恢弘的建筑,更是一部磅礴的史诗。它见证了最让人神往的新王国时期在底比斯的风起云涌,也见证了后世侵略者那贪婪丑陋的人性。从建筑艺术的角度,它的圆柱大厅和中轴线对称这些超前的设计理念,深远的影响了后世的希腊、罗马建筑,进而影响整个世界的审美。方尖碑也作为一种里程碑式的标志被西方人接纳,重新定义了丰碑的形式,后世如华盛顿纪念碑等都能找到它的影子。卡纳克它是如此美丽,穿越时空而来,默默无语的讲述着关于它和他们的故事。电影《COCO》中曾说,真正的逝去不是死亡,而是被人遗忘。这也许正是法老王们能够永生的原因。而这些故事还将世世代代流传下去,直到宇宙尽头,当其他文明找到它,至少证明我们曾经来过。

结束中午的游览,当我们走出卡纳克神庙时,发现已经超过阿明交代的游轮靠岸时间,于是一路狂奔。车辆载着我们前往附近的码头,码头旁就是卢克索神庙,游轮此刻正在尼罗河岸边等待着。清一色都是5层,由于码头的长度不够停靠所有的船,所以当地人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它们相互紧靠,利用船上大厅连接成的通道供不同船只的乘客穿行其中。而弊端就是有内侧船需要离开时所有船都要为它让开位置,起锚再靠岸需要很长时间。在穿过三个不同装修风格大厅后,到达了属于我们的游轮。欧式的风格,热情的船员,半旧的船体,似乎在提醒我们这一定是趟非凡的旅程。

游轮一共5层,负一层是游轮餐厅,一日三餐都是自助,一层为大堂和旅客房间,二层是旅客房间以及纪念品商店,三层有一个酒吧以及演绎场所,而最顶层则是带泳池的甲板。我们的房间位于2层,办理好入住后,拿着复古的门锁钥匙,穿过狭长的通道,来到属于我们的房间,房间的装饰和家具仿佛回到了上世纪,回想起百年前的欧洲人就以这样一种方式徜徉在尼罗河上,不禁对未来三天充满期待。

经过简单休整后,我们乘坐帆船横渡尼罗河,去往西岸,属于亡者的圣土 - 帝王谷。正值中午,尼罗河像镜子一样反射着炙热的阳光,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无数船只繁忙的穿梭于两岸,与东岸的繁华相比,西岸低矮的建筑和远处的黄沙,还有那荒凉的金字塔形状的底比斯之巅,如火焰般向世人宣告着生者和亡者的区别。古埃及人认为太阳的轨迹传递着生与死的信息,在太阳升起的东方代表新生,而西沉的地平线,那里则是冥界,亡者的重生的家园杜阿特。太阳的再度升起代表着太阳神驾驭着他的太阳船穿过了冥界的黑暗重获新生。所以在古埃及历史中西岸一直是法老们安息的场所,这也是抵达冥界获得重生的最佳途径。金字塔和无数的墓葬全部都遵循这样一种方式,传递着他们对生与死的独特解读。

水手拉着满帆,借着风力将我们吹向西岸,此时欢乐的节奏响起,奏着乐器开始翩翩起舞的水手们,打破了狭小船舱里的安静。大家也被阿拉伯人的热情感染,纷纷加入其中,慢热的Mia还没反应过来,我们的船突然失去了动力,原来风停了,我们开始在尼罗河上随波逐流。经过短暂的等待,救援船只用绳索将我们的帆船拉向西岸。回国后这段经历变的很模糊,还是Mia的提醒这段回忆才将逐渐清晰起来。

抵达西岸后我们在绿洲中一路向西,穿过一片村庄后两座巨像赫然出现在面前的原野之上,这里曾经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神殿,这两座巨像曾经矗立在神殿塔门前,地震给神殿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残存的石料也被拆走用作其他神庙的建设。希腊人来到此地时神殿早已不见踪迹,只留下两尊巨像矗立于此,于是希腊人将巨像称为希腊神话中的门农。巨像身体的裂缝在风中发出钟声般的响声,悲伤而悠扬。古代游客蜂拥而至,在清晨的日出时分驻足倾听。罗马统治时期这些裂缝经修复,声音也随之而去。现如今的巨像在时间侵蚀和人为破坏下依旧展现出它傲视天下的气势,20米的高度俯瞰西岸、遥望东岸,三千多年来底比斯的兴亡往事都被它尽收眼底。

走出绿洲,眼前一片黄沙,左侧山体上到处都是开挖的墓穴,这附近的名称叫戴尔巴哈里,坐落着一个古老的村庄古尔纳村,与其说是村庄不如说是陵墓来的更恰当些,当地居民世世代代居住于此从未离开,房屋就盖在坟墓之上,有的直接住在坟墓里。埃及政府给他们建了新的村落他们也不搬走,还因为这件事发生过冲突。而这一切的原因熟悉埃及历史都知道,这些村民祖祖辈辈都是盗墓贼。这片庞大的墓地就是他们的经济来源,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的文物交易不是明令禁止了么,表面的确如此,但地下交易却从未停止过,每年依旧有无数文物通过地下途径运往欧美地区,所以想让这些村民搬家下个世纪再说吧。

右侧的路边拉美西斯二世神殿坐落于此,再往前不到一公里距离则是哈特谢普苏特的女王神殿,此行因为时间不允许都无法踏足。而在这附近除了我们此行目的地帝王谷外还有拉美西斯三世哈布城 、王后谷、图特摩斯三世神殿等目不暇接的古代遗迹。在进入帝王谷的拐弯处有一片和附近沙漠格格不入的小绿洲,那里就是霍华德卡特的小屋,大家对他的了解大多源自图坦卡蒙陵墓的发现,而不为大家熟知的是,非专业出身的他16岁就来到埃及,一生全部奉献给了考古事业,从一个碌碌无为的青年到考古届的大咖,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1912年美国考古学家戴维斯宣布帝王谷已经发掘完毕,但卡特坚信在满目疮痍的帝王谷一定还有一座未被世人发现的陵墓,他的坚持终于在10年后得到回报,一路的艰辛最终成就了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也让我们能在三千年后一窥法老王当年的生活与往事。

「 帝王谷门票 」全价240埃镑,Mia半价学生票,门票只包含3座陵墓。不可用专业器材摄影。

帝王谷,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18-20王朝』法老陵墓区。分为东西两个区域,东侧一共62个陵墓以KV为编号『Valley of the Kings』,最后一个发现的图坦卡蒙陵墓编号为KV62。目前最新的说法帝王谷始建于阿蒙霍特普一世时期,修建在一片荒无人烟的石灰岩峡谷中。无数法老王埋葬于此,其中比较著名的法老王有图特摩斯三世、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等,最著名的当属图坦卡蒙。埃及自古以来对丧葬的独特理解,加之法老们高调的陵墓,比如金字塔,造就了后世一批又一批的盗墓贼,新王国之前的墓葬完好保存的极少,于是新王国伊始法老出于对自己墓葬的保护开始进行隐蔽修建,选址自然落在首都底比斯西侧的山谷中。然而讽刺的是为防止盗墓而修建的帝王谷,历史上却成为了盗墓贼的天堂。

在游客中心,门口的牌匾上有关于日本政府对于帝王谷建设的援助,说实话日本对于埃及文物的保护工作的确帮助不少。走入大厅有几个工作人员正拿毯子在地上进行着祷告,此时中间的沙盘吸引了我们的注意。模型中显示整个帝王谷的墓穴纵横交错般的向山体下延伸着,这就是法老们死后的世界,Mia说像一个地下的蚂蚁王国。

在这个地下王国里,塞提一世的KV17号陵墓是整个帝王谷中最长最深的,从入口到墓室,装饰华丽的通道下降距离超过100米,据最新的考古发现,在墓室的尽头又发现一条新的通道不知通往何处,令人难以想象。

聊到塞提一世陵墓就不得不提到一位欧洲的摸金校尉,伟大的盗墓贼乔凡尼·贝尔佐尼,这个意大利巨人一开始是个杂技演员,也是一位美男子大力士,身高接近2米,开始来埃及的目的是为了推广他发明的水利装置,直到他接触古文物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的转变成了一个盗墓贼。

英国人雇佣了他为大英帝国搜集古埃及珍宝。在其一生中伟大成就包括将拉美西斯二世头像运往英国,挖掘出阿布辛贝神庙大门,发现并挖掘塞提一世陵墓,发现吉萨第二金字塔哈夫拉陵墓大门等。19世纪初他将在帝王谷中发现的塞提一世雪花石棺运往英国,当时的展出引起空前轰动,在雪花石棺中心的烛火映射下,石棺呈现出半透明的状态,雪花石上的雕刻也随之变的清晰可见,令参观者惊叹不已。

为了方便在底比斯附近展开文物搜索,贝尔佐尼索性在塞提一世的陵墓中安家,并且为法老王修建了一座精致的墓门。贝尔佐尼的一生中为大英博物馆掠夺了众多古埃及文物,如今在英国中展出的埃及藏品背后几乎都有他的影子。

后世很难评价贝尔佐尼,他集盗墓贼、探险家、考古学家于一身,如果仅凭他破坏文物的手段来看很难称得上伟大,但是我们不能脱离他所生活的年代来评价他,在那个时代没有人能读懂古埃及文字。来自奥斯曼的统治者也只把文物作为拉拢西方世界的筹码。在这种背景下他成为了一位重要的开拓者,他为人处事的风格在当时的盗墓贼当中也是最特殊的一个,后世对他的人品也进行了正面的评价,正是他的这些发现,才推动了整个埃及学的进步。之后的考古学家们追寻着他的脚步才为我们逐渐揭开了古埃及神秘的面纱,所以他也配得上伟大二字,于是我们称他为伟大的盗墓贼乔凡尼·贝尔佐尼。

从游客中心坐小黄车前行约500米就是帝王谷的入口,门口都是兜售纪念品的小贩,阿明说他这次不进入墓室,『其实是出于对墓室墙壁的保护,减少游客逗留时间,埃及政府不允许向导进入帝王谷墓室』阿明还特别强调千万别进入图坦卡蒙墓室,对于法老的诅咒阿明这个阿拉伯人还是比较迷信的。考虑到墓室深入地底,空气流通不畅,Mia也不太懂这些历史的含义,索性让她跟阿明在外面的休息处待着。

法老的墓室大小不一,其规模与豪华程度,与法老在位时国立强盛相关。法老登基的首件大事就是为自己建造陵墓,修建时间从几年到几十年不等,有的法老陵墓还没修建完法老就驾崩了,所以一些陵墓处在没完工的状态,比如图坦卡蒙。帝王谷大多数陵墓不对外开放,只做学术研究。目前购票只能参观三座陵墓,其他需要额外购票。

进入帝王谷,在最显著的位置就是拉美西斯二世的KV7号陵墓,但是目前不对外开放,所以我们第一站选择了麦伦普塔赫的KV8号陵墓,麦伦普塔赫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儿子和继任者,因为父亲超长的待机时间,他在50多岁才登基,在父亲的影子下短暂的执政生涯没有给他留下多少令后人称道的丰功伟绩。这是一座巨大的陵墓,沿着一路下沉的直行 通道 ,挖凿在地下岩床里,入口处左侧的墙壁上头戴三重阿泰夫王冠的法老和拉-赫拉克提『Ra-Herakhty,也就是拉神和荷鲁斯的合体』在一起的浮雕,圣甲虫和太阳圆盘也是墓室的标配,独特的侧边墓室用于献给他的父亲拉美西斯二世。

一般来说,帝王谷墓室形态都有固定的模式,第一阶梯,斜道,竖井,由柱子支撑的各种墓室,以及法老长眠的墓室,停棺的墓室外用花岗岩封死,里面放满了法老生前使用的物品,包括椅子、船、马车,甚至休闲娱乐用的棋子、香水瓶等,目的是让死者可以享受在世时一样的生活品质。棺木上雕有奈芙蒂斯,这是保护死者的神祗。卡诺匹斯柜里有四个卡诺匹斯罐,分别存放死者的胃、肠、肝和肺。抵达停棺处的走道中还设计了一些陷阱,以防盗墓者的入侵。两边石壁上雕刻着壁画和《亡灵书》的内容,工匠利用天然的颜料绘制,最后加以蜂蜜让颜色固定,所以当我们三千年后走进墓室时,这些颜色鲜艳的图形和象形文字还在炫目的向世人展示着墓主曾经的辉煌。

走到墓室尽头,地面的灯光朝上映射着法老的石棺,昏暗的光线营造出一种莫名的诡异氛围。孩爸正安静的观摩着古老的壁画,这时突然从墓室黑暗的角落里跳出一具“木乃伊”冲向他,孩爸此时一脸茫然,还没反应过来这东西是何物,角落里的笑声就打破了这里的恐怖。这时才看清这东西是一个灰头土脸的当地工人,正大笑着炫耀他恶作剧的成功,旁边的几个工人也在一旁附和着,看来这种恶作剧在古墓中时有发生,简单的和这几个阿拉伯人相互问候,我们走出墓室。在通道里我问孩爸刚才有没有被吓到,他说幸好自己反应迟钝,刚才正准备抬腿将木乃伊踢飞...

出来后看到阿明和Mia在休息处待着,我们直接去到第二个陵墓,拉美西斯三世的KV.11号陵墓,以下简称拉三。他是第二十王朝的第二位法老,除了重名外,他和著名的拉美西斯二世没有任何关联『血缘的关联性目前也只是猜测』,我个人认为他是古代埃及最后一位伟大君王,在这个武士君王死后埃及就陷入了无休止的衰退,逐渐被外族取代,最终消逝于历史的长河。拉三的陵墓是帝王谷中最大的几个陵墓之一,最初的用途是为拉三的父亲塞斯纳赫特准备,他是二十王朝的首任君主,但是在施工时意外挖进了十九王朝法老阿蒙梅西的墓室,所以当时被弃用。直到拉三重新启用该墓室,并绕过了阿蒙梅西的墓道继续向下延伸。所以咱们今天能在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之间看到一个转弯处,这也是帝王谷中最特别的存在。

而对于拉三本人来说也是一段传奇的人生,崇尚武力的他守护了埃及最后的安定与繁荣,也向世人庄严宣告“朕所在的年代,天下太平,寡人的士兵和战车都可悠闲的歇息”。而他的死亡则为后世带来了无穷的猜测和灵感,木乃伊断层扫描显示在他的颈部有一道致命的伤口,他死在了自己家人的手中,纸莎草文献显示,他的王后和儿子为了与其他继承人争夺王位将这位法老刺杀。现代科技还原了死亡的方式,也同时预示了古代埃及的衰落,当然这也成为了电影《木乃伊》的灵感来源。拉三墓室的华丽至今还让人目眩神迷,深邃的墓道,绚烂的色彩,以及布满墙壁的彩色浮雕,墙上有关于《亡灵书》和《地狱书》的章节,这些文字和图画是法老在通往来世的道路上战胜艰难险阻的终极指南,因为通往阴间的路极度危险,死者必须弄清潜伏的凶险及说出对应的咒语,最终抵达审判庭接受冥王奥西里斯的审判。以现代的理解方式,这些文字就是为法老通过冥界考试而制作的作弊小抄。

前往第三个陵墓的途中路过帝王谷中心的一个小房子,没引起太多注意,直到转弯看见门口指示牌上写着TOMB OF TUTANKHAMUN NO.62,图坦卡蒙的KV.62号陵墓。这一刻仿佛时间静止,这个脑海里响彻过无数次的法老王名字,还有他的陵墓就在我们的眼前,帝王谷唯一的法老王木乃伊此刻正安静的躺在墓室中『其他帝王木乃伊存放于埃博』

儿时从书本上第一次知道图坦卡蒙和他的诅咒,当时心中充满着恐惧,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得知诅咒不过是当时媒体的把戏而已,从而拨开诅咒的面纱真正的去了解这位当世最知名法老王的往事,也因为他从而知道了辉煌的十八王朝,进而探索了整个古埃及文明,认识了众多的法老王和近代的盗墓贼以及考古学家们。而这一切都源自于童年时图坦卡蒙这个名字所带来的影响。

也许是冥冥中注定,阿吞神派卡特来揭开阿玛尔纳时期神秘的面纱,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到图坦卡蒙和他父亲阿肯纳顿的宗教改革。法老王原名图坦卡吞,就是以阿吞神来命名的,在那一时期为了打压祭司集团,一神教成为了王国的主旨。阿吞神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神教的产生,甚至于对后世犹太教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时的首都也由底比斯迁往了以北的阿马纳,底比斯的神庙被废弃,祭司被驱散。在阿吞的光芒下王国陷入不安的阴影中,阿肯纳顿和纳芙蒂蒂短暂的统治之后,祭司集团又重新崛起,阿马纳被废弃,就像它从未出现过一样,底比斯再度成为国家的中心。法老王也改名为图坦卡蒙,代表阿蒙神重新掌握了国家的权利。这个名字是法老王的本意还是祭司集团在他死后强加给他的我们不得而知,唯一所知的就是阿肯纳顿、纳芙蒂蒂『斯蒙卡拉』和图坦卡蒙这三位法老跟随阿吞神一起消逝了,后世视他们为异端,极力掩盖他们的存在,几乎销毁了关于他们的所有记录。但是历史总是喜欢戏弄人,无论他们怎样掩盖,最终还是被后世发现,并且作为古埃及史上最伟大的发现震惊世界。

「 我们一连辛勤工作了几个月,可是一无所获,我们几乎丧失了发现古墓的信心,并准备离开帝王谷。可是,就在我们挥下最后一铲准备放弃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它,这超乎我们所有的想象 」 - 霍华德·卡特《图坦卡蒙之陵墓》

三千年后卡特手举蜡烛,透过图坦卡蒙墓门上的小洞,照亮陵墓的一瞬间,他看到了一幅令人震惊的景象。卡那封勋爵问他看见了什么,“我看见了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卡特回答道。随着哈里·伯顿拍摄的照片,这一震惊席卷了全世界。在帝王谷这个盗墓者的天堂,图坦卡蒙陵墓成为古埃及历史上保存最完整的陵墓,这其实是足够幸运的,能躲过浩劫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墓室非常小,并且正好位于拉美西斯五世&拉美西斯六世KV.9号陵墓的正下方。入口处之前一直被当做碎石垃圾场,加之上面的陵墓已经被挖掘,所以历史上的盗墓贼和考古学家们都错过了这一区域。贝尔佐尼所发掘的拉美西斯一世KV.16号陵墓距离图坦卡蒙陵墓仅仅18米的距离,幸运的是他也错过了。我们庆幸在100年后的20世纪,埃及政府此时已经有能力保护这些文物不受掠夺和损坏。

图坦卡蒙于是成为了古埃及法老中的代表人物,三千年的历史仿佛赋予他一种魔力,时至今日还深深的吸引着世人,人们趋之若鹜如朝圣般的前往埃及一睹黄金面具的风采。透过图坦卡蒙这扇窗户我们读懂了古埃及,为之惊叹,为之折服,也为之惋惜。而今天站在这里,离他如此之近,我却望而却步。图坦卡蒙对于王国的功劳也许微不足道,但他对于历史的贡献却是最伟大的存在,100年前卡特也曾站在这里,出于对历史的保护破坏了原本属于他的安宁,也给后世的我们带来了无价的财富。对于卡特来说他没有错,而对于法老王我们已经向他索取太多,此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安静的离去,让他安息于此,继续长眠在只属于他的帝王谷。

进入第三个陵墓,拉美西斯九世的KV.6号陵墓,形式大同小异,从壁画雕刻来看破坏程度较为严重,此时新王国已经进入衰落期,二十王朝也即将走向尽头。随着时光流转,朝代更迭,帝王谷的盗墓活动屡禁不止,更有甚者法老刚下葬,马上就被洗劫一空。并且王室也加入了盗墓的行列,占用他人墓室,占有随葬品,更改王名圈的丑陋行为时有发生。就这样3000年过去了,帝王谷早已是一片破败不堪的荒漠,盗墓贼们把这片山谷翻了个底朝天。到19世纪,这里仍然活跃着大批盗墓贼,包括咱们熟知的伟大的贝尔佐尼。随着商博良对象形文字的破译,更加剧了帝王谷的灾难,一切能搬走的全部被洗劫。就连塞提一世陵墓中支撑的立柱也没能幸免,被德国人炸断带回了柏林。这是一个疯狂的年代,奥斯曼帝国的埃及总督甚至只为一顿丰盛的晚餐就能把左塞王金字塔中的一整扇墙壁送给德国皇帝。考古学家们曾感叹,在同一个地方,盗墓活动持续了三千年,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如今站在帝王谷中心很难想象它曾经遭受的浩劫,这个被死亡笼罩的神秘山谷,当年豪华的陵墓早已空空如也,只剩墙面的浮雕还在诉说着法老通向来世的艰难旅程。

几千年来虽然陵墓遭到洗劫,可是在太阳神的眷顾下法老王们的木乃伊和少量随葬品幸运的躲过了这场3000年的浩劫。公元前1000年左右,第三中间期第二十二王朝的赫里霍尔及他的后代皮努德耶姆二世对破坏的帝王谷先王木乃伊进行了修复,并将木乃伊再次安葬于隐秘地点。其中有大约40具木乃伊被安葬在了位于戴尔巴哈里的一处山体裂缝中。该地点原为一位大祭司的陵墓,就在底比斯西岸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身后的山体之上,正对着尼罗河东岸的卡纳克神庙。法老们以这样一种方式躲过了浩劫,在底比斯之巅俯瞰着这片他们曾经统治过的土地。直到二千八百年后世人才再度发现他们。整个发现过程曲折离奇,如悬疑片一般直至今日仍被世人津津乐道。如今这些法老王的木乃伊存放于埃及博物馆二楼的展室中,正因为这一惊人的发现,后世的人们才能有幸目睹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等伟大君王的风采。而在塞提一世陵墓中度过无数夜晚的贝尔佐尼如果有幸生活在现代,不知他见到这位他最熟知法老王的伟岸面容时会发出怎样的感慨。

随着太阳西沉,帝王谷也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中,在这片王者的长眠之地我们为它的劫难感到扼腕痛惜。这个古埃及历史上甚至人类历史上最辉煌时代最终走到了尽头,同时它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谜题和思考。最新的考古进展,帝王谷又有了新的发现,世界的热情再次被点燃,这里究竟还有多少秘密等待着我们。也许帝王谷它也在等待,等待着太阳神神冲破无边的黑暗,将他的光芒的再度降临,就像百年前卡特的烛火,照亮帝王谷所有尘封的往事。

走出墓室,Mia和阿明还在休息处等待着,我们这半小时的参观内心备受煎熬。不想错过帝王谷的同时也担心着在外面的Mia,直到看见孩子跟阿明在开心的玩耍,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这是在埃及孩子第一次离开我们的视线,当然后面还有第二次,这是后话了...

走出帝王谷已接近黄昏,还没从刚才的思绪中抽离,车辆已经抵达尼罗河畔,没有了阳光的直射空气中透露着一丝凉意。渡口停满了等待西岸游客的船只,码头上的年轻人也冲着我们微笑,阿明还是一如既往的欢乐。登船后我们朝东岸驶去,河面闪耀的金光让人目眩神迷,回望西岸,落日余晖展现出一种令人窒息的美。整个世界被它侵蚀,片片浮云点缀着金色的天空,斜阳悬挂在西岸的半空中,热情却不张扬。温暖的洒向每一个眺望它的人,那光如此温暖的映入心房,多了一丝愉悦,少了一点悲凉。阿图姆,黄昏的太阳神,去往冥界前向世人散发着最后的光辉。犹如几千年来一样,将这片土地笼罩在它的温暖之下。岁月流逝,夕阳依旧,这是对下一个美好黎明的期盼与等待。

抵达东岸后,我们准备和同船的朋友一起前往冬宫喝下午茶,这里面就有Mia最喜欢的小姐姐五人组,但是没想到这顿下午茶变成了晚茶。之前说过卢克索的码头很短,船只都是紧靠排列,弊端是内侧船只需要离开时,其它船都需要为它让开位置,起锚再靠岸需要很长时间。而我的担心此刻也变成了现实,那些朋友们此刻正在尼罗河中间等待着靠岸,而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在岸边休息,不过有机会能安静的感受卢克索这座美丽的城市,也是另一番享受。

黄昏时,各色灯光给这座古城妆点了一个浪漫的夜晚,轻抚的微风拂过脸颊,远处的阳光已变得沉醉,所以夜色也带着酡红。白天的喧闹不在,夜色下的尼罗河如同少女般变得恬静如水。岸边的驳船降下了船帆,结束一天辛劳的人们悠闲的漫步着,只有马车还在招揽着游客。对面的卢克索神庙也早已褪去了威严融入在这浪漫的夜色里,路灯上的名称提醒着人们底比斯已经远去了,如今这里叫卢克索。

我们安静的感受着身边的一切,Mia也安静的感受了5分钟就开始活蹦乱跳,正所谓充电5分钟,蹦跶一整天。安静对于她来说简直是在浪费时间,没多久就和当地孩子打成一片了,丝毫看不出有她们语言障碍。

经过大约一小时的等待,终于前往冬宫喝我们的晚茶。冬宫全称索菲特冬宫酒店,由于19世纪后半叶欧洲对于卢克索的探索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1886年欧洲的探险家们在尼罗河畔建起了这座酒店。殖民地风格和法老时代的辉煌完美的融合。曾一度作为埃及末代皇室法鲁克的冬季行宫。1937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在这里写下了她的《尼罗河上的惨案》。从总统到勋爵,从艺术家到考古学家,各色人群都曾在此徘徊。一个世纪前霍华德·卡特的投资人卡那封勋爵也曾入住于此。走进大厅的转门,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风格扑面而来,而装饰细节却处处透露着法式风情。大堂中央的巨大的吊灯和落地窗前豪华的窗帘无不体现着优雅和精致。就是在这个大厅的楼梯上,霍华德·卡特庄严的向世界宣布他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图坦卡蒙陵墓,从而翻开了埃及历史新的一页。

晚茶在了酒店外的露台上,Mia抛弃了我们选择跟小姐姐们坐一起,从红海海边到卢克索,Mia缠上了小姐姐们,似乎已经把她们当成了自己的姐妹。无奈的我和孩爸索性不去管她,吹着晚风享用着红茶和点心,任时间流逝,度过在卢克索最后的夜晚。

思绪在夜色中飘荡,望着眼前的这片土地,回想两千年来,这里被无数民族征服,从马其顿到罗马、从波斯到阿拉伯,再到奥斯曼和英法殖民者。古埃及彻底的从历史长河中陨落了。在阿拉伯人占90%的今天只有科普特人还镌刻着古老埃及的基因,但是这些太阳的后裔却早已投入上帝的怀抱,古埃及诸神迎来了他们的黄昏。拉神已然远去,下一次日出终将到来。

- 生命之河

今日行程:卢克索 - 埃德夫

凌晨4点闹钟响起,今天早上有个特别项目,卢克索热气球。Mia听说今天有热气球,在我们之前已经洗漱完毕。船舱大厅里都是跟我们一样睡眼惺忪的人们。在凌晨的黑暗中再度越过尼罗河,前往西岸的热气球升空点。此时的西岸一片寂静,被灯光笼罩的古迹散布在幽暗的土地上,像黑夜中点缀的繁星。门农巨像也在射灯的照耀下露出一丝诡异的氛围。到达位于戴尔巴哈里一道之隔的升空地点,路边停满了车辆,从码头还有源源不断的车辆朝此汇聚,西岸的寂静此刻被工人的忙碌所打破。在这片被古迹包围的空地上,几十辆卡车拉着热气球到达指定地点,工人一边忙着卸车一边将折叠的气球展开。在火焰的喷射声中,巨大的气球逐渐向上伸展,在这个寒冷的沙漠清晨五颜六色的气球让Mia兴奋不已。

来之前阿明说孩子的身高不够,可能无法乘坐热气球,需要来现场与安全人员进行确认,目前还不确定。看着她兴奋的小眼神,我们的心也悬着。

东方开始渐白,工人们忙着连接气球与底部的吊篮,并在升空前为吊篮增加配重。穿的像机长一样的热气球驾驶员也已准备就绪。此时阿明跟安全员交涉完毕,遗憾的告诉我们今天Mia没办法乘坐热气球了。她得知这一消息当场就泪崩了,经过一阵安慰,挂着泪滴的小脸上还透露着深深的遗憾。我们此时跟她约定,等她再大一些,带她去卡帕多西亚,那里的热气球更为精彩。

终于到了升空时刻,平衡吊篮中的人数后,驾驶员开始火力全开,炙热的热空气焦灼的炙烤着吊篮里的我们。还在跟Mia和阿明挥手道别,一瞬间配重突然松开,气球拔地而起,将我们带向百米高空。瞬间破晓时刻来临,阳光穿透薄雾洒向整个西岸,照亮了这片被无数帝王亲吻过的土地,气球一边旋转一边升高。从空中的角度俯瞰,底比斯之巅连接着无尽的沙漠,女王神殿旁的戴尔巴哈里黄褐色的山腹中遍布着混乱的古墓废墟。正下方就是拉美西斯二世神殿,贝尔佐尼就是在这里运走了法老王的巨大头像。旁边不远处的门农巨像头顶已变成鸽子的家园。庞大而规整的拉美西斯三世哈布城坐落在绿洲的边缘。

极目远眺,新王国时期的辉煌尽收眼底。太阳升起的东方,变幻莫测的尼罗河在陆地上切割出一条不断脉动的航道,而在这条生命线的东岸,卢克索神庙的方尖碑躲在灰白的薄雾中,仿佛有意掩饰着他的神秘。此时无数法老王的名字在耳边无声的响起,在这片他们统治和长眠的土地上,如今早已物是人非,这片眼底的沃土见证了新王国时期以及整个古埃及的盛衰兴亡,而那些磅礴的史诗如今却只能在风中低吟,随着法老的太阳船驶向远方。

在西岸上空盘旋半小时后,热气球开始逐渐下降,在乘客们的请求下,我们的帅哥船长启动火焰喷射,在欢呼声中将气球再次带向空中。降落地点在西边的沙漠中,气球越过底比斯之巅,当地的孩子在地面骑着毛驴追逐着我们的影子,此时无数的汽车也朝着降落地点前进着。着陆瞬间吊篮在沙地里滑行,我们的船长不慌不忙的控制着气流方向,陆地上的工人一鼓作气的将气球和卡车挂在了一起,我们还没出吊篮骑毛驴的阿拉伯孩子们便蜂拥而上索要礼物。而此时我们最牵挂的还是在地面上的Mia,阿明带着她来到我们身边,将她抱进吊篮,也算小小的弥补了她没上热气球的遗憾吧。

回程的路上Mia绘声绘色的描绘着她和阿明开车追逐我们的经历。而阿明也在降落后给我们讲起前段时间的热气球事故,大风导致热气球无法降落,最终燃气耗尽,乘客随着气球飘了60公里远才获救。热气球的设计原理虽然不至于坠落,但降落地点上的危险是未知的。比如满是鳄鱼的湖泊和人迹罕至的悬崖。想来还是有些心有余悸,阿明这个马后炮上去之前为什么不讲这些。看在这两次丢下Mia都是他帮忙照看,就原谅他吧。

回到游轮正值上午,阳光已经开始变得炙热。今天我们要离开卢克索向尼罗河上游前进,开启我们的尼罗河之旅。人们都在游轮顶部的甲板上消磨着时光,船停的位置正对着卢克索神庙,本来想利用这个时间参观下这座传奇的神庙,但是阿明不建议前往,因为游轮的起锚时间不确定,所以我们也不敢贸然行动,就此错过这一伟大的建筑,此行又增添一处遗憾。等待起锚的过程是漫长的,于是我们开始自己寻找乐趣。穿上泳衣的Mia在冰凉的泳池里游了一会就开始晒起了日光浴,没涂防晒的她还颇为享受这阳光的暴晒,留下我在旁边干着急。

随着轮船汽笛的轰鸣声,我们游轮终于逆流而上,卢克索神庙也逐渐离我们远去,犹如维多利亚时代画家大卫·罗伯茨笔下的画卷。岸边的冬宫也在黑烟中变的模糊,随着往来船只上人们的微笑,西岸的底比斯之巅在视野中越来越小,城市也消失不见。取代的是眼前宽广的水面和那无尽的绿洲。挥别卢克索,再见底比斯,希望有生之年能再次与你相遇。

午餐后风平浪静,游轮在河面缓慢前行,如果没有岸边的参照物,你几乎感受不到它在运动。人们依旧在顶层甲板上欣赏着两岸的风光。Mia非要缠着小姐姐们一起玩耍,这5位有耐心的成都小姐姐,不但带她在甲板上跳起了舞蹈,还成立了属于她们的组合,回国后Mia对这件事情还念念不忘。

随着暖风吹拂,逐渐激发着人的睡意,一觉醒来,两岸变换出一幅原始的自然景象,偶尔出现的渔民也不是传统的阿拉伯人长相,这提醒着我们已经深入古代努比亚人的领地。身后的游轮紧随我们的脚步,前往同一个目的地,位于尼罗河第一瀑布的阿斯旺。为躲避下午炙热的阳光我们回到房间休息,孩爸跟一位大白兔爷爷在甲板上斗地主,大白兔爷爷也是游轮的乘客,来自云南,是一位随和的大爷,因为身体原因需要定时补充糖分,于是Mia发现了新大陆,紧盯爷爷的大白兔奶糖,我们只能告诉她这是爷爷的药,从此之后见面就问爷爷:“你的药呢,我也想吃药...”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孩爸赢了20块,飘飘然的回到房间开始摆弄起他的相机,没人搭理Mia,她渐渐的睡着了。于是我又回到甲板上,这也让我和Mia错过了此行最为精彩的一段故事。下面将以孩爸的口述来讲述这段离奇的经历。

这个故事得好好讲讲,她俩一个睡着另一个回甲板上了。我在窗外的小露台上摆弄着相机,也没拍到几张像样的照片,于是关上窗户准备休息。这时突然听见有人敲窗,我一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幻听了,现在不是在游轮上么。没理会接着睡觉,没过一会听见有人在窗边喊叫,这我就坐不住了,起床拉开窗帘打开窗户。不看不要紧,一看吓死你,两个当地壮汉驾着小船贴着游轮并驾齐驱。一边几哇乱叫的喊着听不懂的话,一边想要往游轮上爬。脑子瓜子这时候嗡一下,第一反应,我靠,尼罗河海盗,不对,应该是尼罗河河盗。这时的我已经被他们发现,直接就冲我过来了。其中一个胖子固定着船只,另外一个瘦子已经在船舱里掏着东西了。我脑海一片空白,之前就听说过中东这地乱,没想到在这尼罗河上被我给撞见了。脑补接下来的画面,蒙着头套的我身边都是扛着AK47的卷胡子,摄像机在前面摄像,一帮人高喊着口号... 

还没等我脑补结束,瘦子在船舱里掏出一包东西,双手展开,冲我大叫着。我一看是一张地毯,这是唱的哪出啊,我用蹩脚的英文跟他们对喊,心中默念英雄饶命。这小子也会点英语,这感情好,一来二去我才弄明白,原来这两人是卖货的。脑子一下清醒了,胆也肥了,这时候胖子跟我比划,让我帮他固定小船,把一根黄绳直接扔了过来,说了一大堆听不懂的话。我这英语虽然不好,但是我能比划啊,瞬间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于是我将绳子绕过船体外的拉环再扔了回去,一气呵成,胖子朝我竖起大拇指,Well done。没成想风浪太大,大船和小船撞在了一起,胖子一个趔趄绳子滑走了。眼瞅着小船就要被大船甩开,说时迟那时快,我和胖子同时看准了一个位置,他眼疾手快的第二次把绳子扔了过来,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再次将绳子穿过了拉环。于是我拽着绳子一头,胖子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固定着小船,我想哥们你倒是快点啊,时间长我也hold不住啊。终于小船挂在了大船上,胖子对我飞眼示意为刚才的默契配合点赞。这时船上的游客都都被惊动了,打开各自窗户好奇的瞅着,这俩哥们也不闲着,开始张罗卖货,主要都是布匹和地毯。

瘦子挨个展示着,我隔壁有一大妈看好了其中一件,瘦子二话不说,离我十米远的距离直接将地毯卷成一团朝我扔了过来。幸好哥们练过,空中一记前场篮板,将地毯摘下,马上传球给隔壁大妈,尼罗河变成了NBA赛场,双方你来我往。几个回合大妈都没看好,要不就是价钱没谈拢,这俩人也不见外,我就成了他们中间一传球的。正忙活呢,这时孩妈在甲板上发现我了,我冲她招手让她下来帮忙,她估计没明白我得意思,还跟我比划一V,这感情好,看戏呢。

这两人忙活一大通一样都没卖出去,我都跟着着急,你们倒是买啊。甲板上的人这时候来劲了,从5楼往下跟瘦子讨价还价呢,瘦子也不惯着,本着顾客就是上帝的原则,阿拉伯人应该叫顾客就是安拉的原则,我的货最好,随便看,直接单手将货抛上了5楼甲板,这臂力估计这事平时没少干,楼上一阵惊呼。你们别光喊倒是买啊,这时候我看不下去了,正好家里书房缺个毯子,让瘦子给我拿几件瞅瞅,瘦子一气给我扔过来一堆。有个四川哥们这时候也过来我房间,我们一人选了一件,价格也不贵,合着人民币50。可隔着这么远,钱怎么给他啊,脚底就是奔涌的尼罗河,别说给钱了,二维码也够不着啊。还是瘦子有办法,直接把他钱袋子扔了过来,让我把钱放进去再扔回去,真佩服这脑回路,哥们也不怕我跑了。这么信任我,我也不能给国人丢脸啊,当他面把钱放好,然后把袋口打结系紧,屏住呼吸,准备扔回去。所有人都在观望着,这时候时间都静止了,最后时刻的绝杀就要上演,我虽然没有像我科那样看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但是我吃过凌晨四点的肯德基。瞄准瘦子脑门直接投了过去,钱袋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抛物线,就在即将飞出小船的一瞬间,瘦子一记海底捞月将钱袋牢牢抓在手中,围观群众一阵喝彩,我也长出一口气。

在我之后他们又成交了两笔,同样惊险万分,天逐渐黑了,看没多少生意可做他们准备离开,于是我帮他们松开了绳索,示意让他们靠近点,我拿了点中国神油清凉油给他俩当礼物。这俩哥们一边亲吻着清凉油盖子一边对我今天的帮忙表示感谢。依依惜别后,胖子在最后一刻将绳子抽离,小船失去了动力直接被我们甩了出去,我远远的望着他们在黑暗中又朝下一艘游轮驶去。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这就是这段经历的全部过程,善于添油加醋的孩爸讲起这段经历总是滔滔不绝,吐沫星子横飞,够他吹嘘一阵了。

天色渐黑,晚霞再度染红了辽阔的天空,河水缓慢的流淌着,远处的黄沙已失去了它苍茫的轮廓,被薄雾揉成了一团灰色。暮色中的绿洲充满生机,人类与自然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越冬的大雁飞翔在橙色的画布中,去往那遥远的赤道,生存是它们跨越万里的希望,就像我们脚下流淌的尼罗河,千万年来的泛滥与干涸,真诚的祈盼最终化为这片土地上人们顽强的信念和不屈的勇气。

看,这位伟大的君主,

既不向我们征税,也不强迫我们服劳役,有谁能不惊讶?

有谁,说是忠于他的臣民,真能做到信守诺言?

瞧,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

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

向上埃及,向下埃及,

穷人,富人,强者,弱者,

不加区别,毫不偏袒。

这些就是他的礼物,比金银更贵重。

这首源自莎草纸文献的古埃及诗歌在歌颂一位伟大君主,而这位伟大君主的名字就是 - 尼罗河。

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像埃及这般依赖尼罗河,起源于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与最远端起源于卢旺达的白尼罗河在喀土穆汇合,一路向北绵延6700公里穿过东撒哈拉,从非洲大陆中心直达地中海。世界第一长河带来了生命的希望,促进了人类的繁荣,在尼罗河狭窄湿润的土地上,太阳幻化成为孵化器,孕育出埃及这个古老而伟大文明。而所有的这一切都与尼罗河水息息相关,盛开在两方土地上的纸莎草和睡莲,都是来自尼罗河水的馈赠,它们代表着上下埃及在卡纳克的石柱上绽放,成为了权利统一的象征。泛滥的河水将来自阿斯旺的巨石运抵吉萨,于是王权才得以彰显。而河水的涨落规律最终被古埃及人参透,才有了太阳历的诞生,稍后的罗马人略加改动便将其传播到了全世界,现如今我们每天使用的公历背后都有着古埃及人智慧的影子,而这影子就是此刻我们脚下奔流不息的尼罗河。

从某种意义上,她也是世界的母亲河。时至今日,还有无数人依赖着她的哺育,从阿斯旺水坝源源不断的电力到贯穿全境的灌溉系统,从川流不息的游轮到惊涛骇浪中的商贩,两岸绿洲中的生命都得到了属于他们的恩赐,这是他们休戚与共的家园,这是他们唇齿相依的生命。这人神共居的尼罗河,亘古不变的河水此时正平静的流向远方,她还将继续滋养这片土地,直到生命的尽头。

- 世界的奇迹

今日行程:埃德夫 - 阿布辛贝 - 阿斯旺

随着河水的流淌,我们也跟随着她来时的步伐向上游驶去。昨夜一阵喧嚣将我们吵醒,窗外灯火通明。拉开窗帘,一座水闸出现在眼前,好奇的我们登上甲板一探究竟。此时大部分人都在休息,甲板上只有零星几个像我们一样的吃瓜观众。这就是传闻中的伊斯那水闸,位于卢克索南部20公里的尼罗河上,也是卢克索到阿斯旺的必经之处。两道闸门将尼罗河切成三段不同落差,闸门处十分狭窄,只能供一艘轮船通行,我们的游轮宽度和闸门严丝合缝。三段落差的提升,需要等待水位的升高,整个过程漫长但不乏味,虽然是深夜,旁边的堤坝上却全是卖东西的小贩,朝游轮上的我们吆喝着。这也是伊斯那的独特景致 - 水上市场。经过漫长的如阶梯般的爬升,我们越过伊斯那水闸朝上游的埃德夫驶去。

由于船的行进脚步已经严重落后于我们的计划,导致行程需要重新规划。在阿布辛贝和科翁坡之间只能二选一,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阿布辛贝。科翁坡双神庙是索贝克和荷鲁斯二位大神的合体神庙,在埃及也是独一份的存在,但是我更钟情于拉美西斯大帝的阿布辛贝。 

拂晓中游轮在埃德夫码头靠岸,和其他城市不同的是,埃德夫的交通工具以马车为主,透着一丝凉意的空气中夹杂着马粪的味道。路边的车夫不停的招揽着生意,我们找了其中一辆。共有两排狭小的座位,我跟Mia挤在后排,孩爸和车夫坐在一起。四周围都是扬鞭策马的车夫,马车带着我们在马路中间奔驰着,前往埃德夫神庙。鞭子在不断加速,马蹄声和脖子上的铃铛交织在一起,打破了这拂晓的宁静。

即将抵达时发生了大堵车,几百辆马车混乱的聚集在狭窄的过道口,经过一阵疏导我们才突破重围。在进入神庙的检票处有几个人看见我们,很不友好的喊着台湾NO.1,孩爸用英文One-China激烈的回应着他们的无理,混乱的管理和不友好的人群让我们对此地印象大打折扣。

及时调整心情,因为前方还有神庙在等着我们。埃德夫神庙是埃及保存最完好的神庙,而帮助它躲过两千年浩劫的却是来自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埃德夫神庙始建于托勒密王朝,因为埃德夫是荷鲁斯的家乡,所以神庙用于供奉鹰神荷鲁斯。罗马帝国基督教兴起,统治者禁止偶像崇拜,于是将其付之一炬并废弃于此。漫长的岁月中,沙土和尼罗河的淤泥给了它天然的保护,当地人在这片土地上重建家园,神庙就在他们脚下度过了千年的时光,直到拿破仑将其发现。19世纪中叶,埃及博物馆之父法国人马里耶特主持了挖掘工作,这座神庙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埃德夫神庙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作为古埃及神庙的范本给后世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考古价值,墙壁上的宗教画作和象形文字装饰,涵盖范围之广,可以称之为古埃及神庙的百科全书。

「 埃德夫神庙门票 」全价180埃镑,Mia半价学生票,一票全含。

经过长长的通道 ,高耸的塔门出现在眼前,36米的高度是埃及神庙中仅次于卡纳克的规模,通过这座保存最完整塔门如今我们才能一窥当年神庙的伟岸风姿,古 埃及 神庙塔门形式基本类似,采用纪念牌坊结构『monumental gateway』,呈斜坡状的墙壁上方是弧形的飞檐,它既是现实的通往神庙前厅内室的入口,也象征着世俗世界通往神灵世界的通道 ,旗帜在塔门上方摇曳,倚靠塔门的旗杆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4个空荡的凹陷让人想象当年的风采。两座头戴双王冠的荷鲁斯石雕守卫着神庙的大门,荷鲁斯与哈托尔这对爱人以法老和王后的形象出现在塔门的浮雕中,太阳初升,整个塔门被金光笼罩格外炫目。



古埃及神庙的格局基本相似,进入塔门就是被柱廊包围的庭院,但是托勒密王朝时期希腊和埃及的风格融合给了神庙独特的艺术形式,神庙内部的宏大的多柱厅被18根纸莎草柱主宰着,从形式上能明显看出和卡纳克石柱的区别。

由于保存完好,不同于卡纳克神庙屋顶的损毁,这个多柱厅内部显得阴暗而神秘。越深入神庙内部,光线也越发昏暗,只有小缕的幽光穿过狭窄的天窗透射进来。走到尽头的至圣所,光亮完全被其中的黑暗所取代。至圣所的门口人山人海,这是神的居所,所有人都想一睹神龛的风采,不同于其他宗教形式,古埃及神庙是神的居所,朝圣者是无法进入的,只有祭司充当着神的仆人,所以用这种逐级递进的黑暗来凸显神的威严与强大。

参观的人流密集到透不过气,我们简单的参观了神庙内部就来到前厅的柱廊。Mia抢过孩爸的相机开始充当起摄影师,看她的小姿势还真像那么回事。

短暂的参观结束后,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前往今天最重要的地点,阿布辛贝。车辆朝着城外驶去,此时大约早上7点半,一路上都是载着游客前往埃德夫神庙的马车。在一个路口车辆突然停下来,反方向来了一支送葬的队伍,沿途所有车辆均停车熄火,为这位逝者默哀。在几千年后的今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于死亡的理解已截然不同,但对于亡者的尊重却依旧贯穿在文化之中。

阿布辛贝距离埃德夫大约300公里,目前位于纳赛尔湖中间的一个岛屿上,与岛屿连接的公路设有岗哨,下午四点左右将封闭道路禁止一切车辆通行,所以考虑到路程和参观时间,我们今天必须加速前行。没过多久车辆就飞奔在西岸的利比亚沙漠中,这里是撒哈拉的边缘,目之所及皆黄沙,较之前贝都因部落所处的沙地更为荒凉寂寞。窗外都是人迹罕至的重复景象,阿明此时告诉我们在这里能看到一个沙漠奇观,被他吊起了胃口,窗外的景色此时也显得不那么单调了。大约行进3小时后阿明指向车窗的左侧,告诉我们纳赛尔湖到了。我们朝外望去,遥远的地平线上,星罗棋布的湖泊出现在远方的沙丘中。令人诧异的是,这里离纳赛尔湖还很远,阿明得意说这其实不是纳赛尔湖,这是沙漠中的奇观海市蜃楼。我和Mia都惊呆了。孩爸后来告诉我这不是海市蜃楼,只能称之为蜃景,是光线在受热面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的,在空旷高温的地区都能看到的一种常规物理现象,我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服务区,炙热的温度将地面变成了烧烤架,周围的热空气仿佛要将一切融化,远处的蜃景还在不断变化着它的形态,路过的游客也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公路两侧都是荷枪实弹的警察,提醒着我们这个区域存在危险,警察虽然手持武器,但是却和蔼可亲,刚想远离人群拍个公路大片就被他们微笑的制止了。

抵达阿布辛贝所在地区,我们此时已深入埃及最南端,距离阿布辛贝以南约40公里就是埃及与苏丹的边界。在当地酒店吃过午餐简单休息后我们将前往期待已久的神庙,该酒店和神庙位于同一个岛上,名称叫塞提阿布辛贝湖酒店。值得称道的是酒店风光,被沙丘包围的酒店坐落在纳赛尔湖畔,努比亚风格的建筑在湖泊和沙丘的映衬下别有一番异域风情,仿佛在无边的沙漠中突然出现的绿洲。不过我们没有更多时间在此耽搁,今天的主角是梦寐已久的阿布辛贝神庙

关于阿布辛贝,有太多故事要讲,而这一切要从中学的英语课本说起。我想大多数人跟我一样,对于中学时代的记忆已经模糊,但是却有一篇课文让我至今难以忘怀,就是在那时知道了阿斯旺水坝,知道了努比亚遗迹,知道了在我魂牵梦绕的这片土地上有这样一座神庙,以及它奇迹般的拯救经历。曾几何时我还从未想过能踏足这片土地,而如今它却即将出现在我的眼前。

阿布辛贝神庙门票」全价240埃镑,Mia半价学生票,不可用专业器材摄影

我们沿岛前行约1公里,抵达游客中心,游客中心内展示着神庙的沙盘以及当年拯救神庙的壮举,从这些黑白的照片中能感受这浩大工程所带来的震撼。但是对于Mia来说这又是一个差不多的石头房子,无趣的她开始观察着角落的小蚂蚁...

阿布辛贝神庙始建于公元前13世纪,是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一项伟大杰作,其设计风格在古埃及历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总共有两座神庙坐落于此,分别是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和王后奈菲尔塔利的哈托尔神庙。拉美西斯大帝在卡迭石战役后,希望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王权与统治,决定在埃及各地兴建一系列庞大工程,把自己的名字永远的烙印在历史的长河中,卡纳克的圆柱大厅,卢克索面露微笑的巨像,无不昭示着伟大的君王将永远统治这片土地,而远至努比亚的南部地区是一片被黄沙笼罩的荒漠,为了彰显其荣耀,震慑来自南方的努比亚人,阿布辛贝的两座神殿就此诞生。

拉美西斯大帝的一生,可以用传奇来形容,善于宣扬自己的他给后世留下了流芳千古的伟大形象。商博良称拉美西斯大帝是永恒不灭的太阳之王,是真理伴随左右的最伟大君主。作为十九王朝的第三任法老,他将新王国的繁荣送上了顶峰。1974年法老的木乃伊发生了腐烂,埃及不得不寻求欧洲的帮助,为防止法国人将法老扣留,埃及政府对法老王签发了一张护照,以国民的身份前往法国,犹如他生前一样,在飞机抵达法国那一刻法老王受到了如元首般的礼遇。美国《时代》周刊在评选世界最伟大人物前20名时,法老王名列第七位,在三千年后依旧是主宰世界的风云人物。

我们沿着岛屿边缘的步道前行着,旁边就是一望无际的纳赛尔湖,神庙原本是在尼罗河边的悬崖峭壁间开凿而出,随着神庙的搬迁和阿斯旺水坝的建立,此时的神庙已被汪洋的湖泊所笼罩,Mia看见这个如大海般的湖泊好奇的问:

“ 这个湖里能游泳么 ”

孩爸说:“ 这个湖里有鳄鱼,别靠近哦 ”

“ 那鳄鱼它们叫什么名字 ”

“ 尼罗鳄 ”

“ ...... ”

这三个字让Mia欲言又止,尼罗鳄这个名字在这里被她牢牢记住。后来回国查阅资料,这个湖里真有鳄鱼,并且有上万条之多。

绕过高耸的峭壁,一座巨大的神庙出现在眼前。它展现着拉美西斯二世和诸神的伟大力量,彰显了主人在人间的权利,同时也体现了诸神的无边法力,他们是人间的守护神,同时赋予万物以生命。倚靠岩壁而建的神庙,其入口处的四尊法老王巨像占据了整个正面空间,每尊巨像高达20米,作为神庙的守卫者俯瞰着眼前的汪洋。在神庙建成约30年后的一场地震,将左侧第二尊巨像损毁,如今被损毁的巨像还依旧躺在神庙入口的台阶旁。入口处正上方的壁龛内,头顶太阳圆盘的拉-赫拉克提神像站立其中。在神庙的入口处,看门人拿着巨大的生命钥匙吸引着游客拍照。在帝王谷的壁画中,常常能看到手持生命钥匙安克的法老和众神,因为这个长得像女性标志♀的生命钥匙是通往来生的重要道具。是在黑暗中开启生命之门,走向光明的唯一希望。

此时百无聊赖的Mia发现了她喜欢的小姐姐们也神庙附近,于是再度弃我们于不顾,欢喜的加入她的姐妹团队...

走进内部,新王国时期风格扑面而来,宏伟的立柱大厅内矗立着8尊理应放置在室外的高大石像,左侧4尊头戴上埃及白冠,右侧则戴着代表两方土地的红白双王冠,旁边还散布着若干的神殿和房间。柱廊大厅北侧的墙壁上刻画着卡迭石战役的相关场景,这是拉美西斯大帝最伟大的成就,以他张扬的性格理所当然的刻画于此。

最内部的至圣所位于远端的山体深处,目测内部的4尊神像是从悬崖壁上直接雕刻而出的,从左至右分别是普塔、阿蒙、拉美西斯大帝和拉-赫拉克提。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排列,略懂古埃及神话的人们知道,埃及的神祇以地方为崇拜中心。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主神,普塔是孟菲斯的主神,阿蒙是底比斯的主神,而拉-赫拉克提则来自于赫利奥波利斯。这三座城市分代表古代埃及的权利和宗教中心,头戴蓝冠的法老王将自己位列于众神之中,而蓝冠则是战争时法老的装束,他仿佛在向世人炫耀自己手中那无上的权利。

在每年的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1日』和神庙奠基日『10月21日』这两天,旭日的霞光沿着神庙的中轴线两次直射入最深处的至圣所,依次照亮右边的三座神像,而左侧的冥界之神普塔却永远的藏于黑暗之中。这一现象被称为太阳节奇观,这是古埃及神庙设计者集天文,地理,星相,数学,物理等学科于一身的无上智慧,神庙搬迁时为保留这一奇观,当时最一流的科学家利用最先进的技术经过严密计算,太阳节还是与之前相差一天到来。以拉美西斯大帝那追求极致的个性,我想这次搬迁工作他一定不会满意。写到此处不禁感叹,我们这些现代人类终究还是输给了古埃及,而阿布辛贝神庙也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巅峰之作。

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北侧距离约200米,就是法老王最爱的女人,王后奈菲尔塔利的哈托尔神庙。同样倚靠石壁而建,入口处6尊站立的巨像,4尊属于法老王,2尊属于王后本人。法老和王后大小比例相同的这种雕塑形式在古埃及是非同寻常的,在卡纳克雕塑中,王后的大小是绝不允许超过法老王膝盖的,而在此地王后可以和法老并肩站立。也许在这个远离世俗王权的边境之地,法老王才能够彻底释放出对于王后那深藏在心底的无尽热爱。哈索尔是头顶牛角和太阳圆盘的女神,也是荷鲁斯的妻子,而荷鲁斯代表法老本人,所以不难理解王后扮演成哈索尔的含义。从神庙的位置以及雕塑的大小,我们在三千年后依旧深深的感受到法老王对她的百般宠爱。法老将他最爱的女人比作哈索尔女神,愿意为她献上自己的全部。据文献记载,法老王曾经对王后说:

“ 我是埃及法老,可以给你一切,如果是合理的,那么你要一,我给你二,如果是不合理的,那么我也要做一个不明事理的君主,满足于你 。”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诺言来的更浪漫呢,所以法老王在后世的文学中也变身成为一个超级情种,被现代万千女性所宠爱。

经过拉美西斯二世长达66年的统治后,阿布辛贝逐渐被后世所遗忘,消失于历史的长河,成为一个传说被滚滚黄沙所淹没。直到19世纪,随着欧洲人对埃及的探索才重燃了人们对阿布辛贝的热情。1813年瑞士旅行者发现了埋在黄沙中的它,而后我们伟大的贝尔佐尼第一次尼罗河之旅也来到这里,并在之后挖掘出了神庙的入口,为后世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20世纪60年代,埃及政府为改善尼罗河流域生态,在阿斯旺兴建水坝,阿布辛贝连同其他努比亚古迹此时面临着被洪水淹没的危险。埃及、苏丹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国际倡议,呼吁世界共同拯救努比亚地区古迹。当时51个国家做出了回应,来自世界各国的力量展开了对古迹的保护工作,而阿布辛贝因为其重要性,成为了保护的重中之重。而神庙的搬迁却成为了当时一大世界性难题,无数的计划被否决,最终方案落地,联合国和埃及政府达成一致,这一方案的公布也大大超乎了当时人们的想象。他们决定将神庙切割成2000块方块,整体横向迁移200米,纵向迁移65米,在一座人造假山上进行重新组合。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积木游戏,乐高积木在他面前相形失色。工程由德国负责,集世界顶尖技术耗时4年花费4000万美金终于将两座神庙整体搬迁完毕。

今日当我们漫步其中,对于这项伟大工程的震撼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年拉美西斯大帝对它的建设。从1960年至1980年,专家进行了40多次大规模的挽救活动,由24个国家组成的考古团队经过勘测,共有22座神庙被拆散后化整为零的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并依其旧貌进行了重建。揭开了各国合作保护世界遗产的序幕。这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奇迹,是人类通力合作的典范,通过它向世人宣告不同宗教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之间除了战争,我们还可以一起携手守护属于我们的文明,就如同参与保护的专家们在神庙门口留下的话:

通过对历史的重建,我们实际上为人类建立了未来。

- 金色的雄鹰

今日行程:阿斯旺 - 开罗

昨天的一路奔波,让我有些失忆。对于昨夜怎么回到阿斯旺的,脑海里完全断片了。只记得回来之后累趴下了,也没有心情欣赏阿斯旺这座城市的夜色。后来回国查阅地图才知道我们停靠地点的对面就是著名的象岛,而女王哈特谢普苏特那未完工的方尖碑就在离我们只有1公里的古代采石场上。

今天匆匆吃过早餐就要告别我们的游轮了,临走一刻突然发现没有为这个还算可口的餐厅留下任何影像资料只能和它挥手再见,这艘伴随我们三天的大船。这是一段非凡的旅程,这是一段无法忘却的时光,多年后想起我依旧会清楚的记得,记起那条河,那天的晚霞,还有那些和平庸生活搏斗的人们。

车辆载着我们穿过阿斯旺市区,前往10公里外的阿斯旺水坝,在进入水坝之前到处都是岗哨,大巴车绕着路障S形行进。甚至在不远处孩爸还看到了装甲车,安保程度是我们在埃及前所未见的,埃及政府如此重视这座宏伟的建筑是有原因的。让我们穿越回古埃及的尼罗河,每年的泛滥给下游带去了无限生机,但是神的恩赐是不定期的。在河水枯竭的岁月里,粮食减产,哀鸿遍野,法老的王权也受到着冲击。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近代,直到19世纪的英国人在第一瀑布地区修起了调节水量水坝。埃及独立后老旧的水坝已不堪重负,于是当时的执政者纳赛尔决定修建一座新的水坝来代替。

阿斯旺水坝始建于1960年,十年建成,大坝高111米,体积相当于17座胡夫金字塔,在20世纪60年代可以算作超级工程。而在建成当年伟大的纳赛尔便去世了,于是埃及人便将水坝蓄洪区形成的大湖命名为纳赛尔湖,以纪念这位为埃及独立运动奉献一生的伟人。今天的阿斯旺水坝集发电、灌溉、防洪、旅游、航运等功能于一身,是埃及最为重要的人工设施之一,源源不断的电力从这里输送到埃及各地,甚至远至其他阿拉伯国家,而被水坝挡住的世界第二大人工湖 - 纳赛尔湖,南北纵深约500公里,,从阿斯旺一路向南延伸到苏丹境内,面积4000平方公里接近我国的青海湖,它吞下了汹涌的尼罗河全部的流量。讲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如果水坝出现任何问题,纳赛尔湖的汹涌波涛将顺着尼罗河倾泻而下直达三角洲地区,所到之处将全部被吞噬,首都开罗也无法幸免。所以这座代表着埃及的水坝怎么保护都不过分。

「 阿斯旺水坝门票 」 全价75埃镑,Mia应该是半价学生票,门票丢失不确定价格

公路延伸到水坝顶端,我们的车前行到位于中间的停靠点。指示牌上标示着尼罗河全域地图以及阿斯旺水坝的工作原理。环顾四周水坝两侧都是无边的水域,壮阔的纳赛尔湖烟波浩渺,远处的群山如同海中的岛屿点缀其中。托勒密时期的卡拉布夏『Kalabsha』神庙孤独的矗立在湖心的岛屿上,这也是上世纪60年代所拯救的努比亚遗迹之一,如果不是那次伟大的拯救行动,这座神庙也只能在纳赛尔湖那黑暗的深渊中度过其余生全部的岁月。

对于这次国际行动的感恩,埃及政府也慷慨赠礼,甚至将完整的神庙赠予他国,其中4座小型神庙分别赠予了美国、荷兰、意大利和西班牙以表达感激之情,如今我们在马德里的西班牙广场旁就能一睹德波神庙的真容,而在地球另一面的曼哈顿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丹铎神庙如今成为了各大展览永恒不变的背景。

在水坝的另一侧,400米宽的坝体向北侧延伸着,苏埃友好纪念塔立于水坝西侧,以纪念当年苏联对埃及的无私帮助。在密集的发电设备前被阻断的尼罗河水一路向北蜿蜒而去,菲莱神庙此刻就藏于那蜿蜒的尽头,由于此行时间有限,所以菲莱这座伟大的神庙也和我们擦肩而过了。Mia还是一如既往的欢乐,刚和司机大哥合影完的她就开始跟旁边一个四川小伙打闹在了一起,还告诉我们这个叔叔是她的弟弟,在家懂礼貌的她似乎在埃及已经放飞了天性,我们已无法掌控......

阿斯旺水坝的建成使得河水调节能够得以实现,1972年干旱,1975年洪水以及1982年以来尼罗河水位的持续走低,阿斯旺水坝都帮助埃及一一化险为夷。在全非洲几乎都处于饥荒的时候,埃及却自给自足,然而事物总有其两面性,在水坝建设的年代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不足,水坝阻止河水泛滥的同时也挡住了自上游冲刷而来的肥沃土壤,从此下游的农田得不到充足的养分,促使了人工化肥的大量使用,三角洲地区土壤的盐碱化加重。缺少河水带来的泥沙也导致三角洲地区逐渐被海水侵蚀,陆地面积缩小给当地人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未来该如何面对,埃及政府一定不会坐以待毙,时间一定会是最好的答案。抛去这些负面因素,正因为有了阿斯旺水坝和纳赛尔湖,现如今的埃及人已不再需要借助诸神的力量,尼罗河也用全新的方式哺育着来自两方土地上永恒的生命。

一个小时稍纵即逝,匆匆告别阿斯旺水坝前往机场,今天将乘坐尼罗航空的班机飞往开罗。阿斯旺机场位于水坝西侧约5公里,我们到达时正值上午9点,机场坐落在一片黄沙之中。鉴于目前的中东形势,机场安检颇为严格,除了基本的衣物外,所有的物品包括鞋子腰带都需要解下接受检查。孩爸过安检后还被抽中进行了身体爆炸物检测,孩爸后来问我“我这大胡子长得像KB份子么”。

机场的严格程度从侧面也保证了游客的安全,所以大家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等候大厅内的古埃及雕塑提醒着人们目前身处的国度,从雕塑保护程度来看应该都不是赝品,当然从埃博那无穷尽的藏品来看,在埃及根本用不上赝品。冥王奥西里斯的坐像在候机大厅里俯视着即将登机的人们,颇显诡异,想来阿拉伯人也不懂国人内心中对于吉利二字的含义。

在引擎的轰鸣声中,飞机直上云霄,沿着尼罗河西岸一路向北,这段奇妙的上埃及之旅也划上了句号。舷窗外的景致一片灰黄,远处狭长的尼罗河绿洲从茫茫黄沙中贯穿而过,从空中俯瞰二者对比更为明显。 阿斯旺距开罗约700公里,抵达终点前乘客们都呼呼大睡着,疯狂的补充着这几天消耗的体力。在即将抵达目的地时孩爸朝着舷窗外发出了一声惊叹:“我去”。原来我们已到达萨卡拉上空,左塞王的阶梯金字塔如今就在我们的脚下,他赶快透过舷窗用手机的长焦记录下了这一瞬间。不曾想到在回程的飞机上还能亲眼目睹这一古迹,Mia虽然不懂,但是看爸妈惊讶,她也跟着一起张开嘴巴。

萨卡拉是古王国时期都城孟菲斯的墓葬所在地,这片地区沿着西岸绵延50多公里直至美杜姆,有十余座金字塔和上千座墓葬。而最著名的莫过于左塞王金字塔,因为它被认为是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开创者。源自于马斯塔巴的阶梯型建筑在这里成为了古王国一系列宏伟奇迹的开端。马斯塔巴石墓是古埃及的传统墓葬形式,外形犹如一间石头建成的平房,第三王朝的左塞王墓葬一开始也是依照该形式而建。而后由于在远处无法看到这一墓葬,法老很不满意。经过设计师伊姆霍特普方案的两次扩建变成了一座42米高的四阶金字塔,在之后又加盖了2层变成六阶,于是总高62米的古埃及首座金字塔就这样诞生了。

阶梯作为一种媒介,使得法老的灵魂与永不熄灭的星辰连接在一起。是法老通往来生的途径。后来随着古埃及人对建筑学的不断深入,金字塔也出现了一个明显进化的过程,从左塞王的阶梯金字塔到斯奈夫鲁的曲折金字塔红色金字塔,最后到胡夫和他子孙的吉萨大金字塔,彰显帝王权利的无双建筑最终屹立在吉萨之巅,傲视世界四千年之久。随着飞机的前行,此刻这个古埃及标志的起点在我们眼中越来越小,最终随着降落的盘旋消失在无边的沙漠之中。若干年前的左塞王一定不曾想到,他通往天国的阶梯此时正被现代人类从天上俯视着,而在他面前的庞然大物此时也变的如此渺小,属于他的时代终究过去了,而这片土地上也迎来了新的主人。

新的主人在这里创造了属于他们的奇迹,这就我们在埃及的最后一站萨拉丁城堡,埃及也迎来了最后的主人阿拉伯人。萨拉丁城堡是孩爸此行最期待的地点之一,他对于中东地区和阿拉伯帝国一直很感冒。城堡距离开罗机场约16公里,位于开罗老城的东部边缘。出机场还是一如既往的缓慢,在漫长的等待后车辆载着我们再一次行驶在开罗的公路上,离开开罗一周回来后突然感觉城市的建设不那么老旧了,反而多了一份似曾相识。随着车辆的前行一片高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萨拉丁城堡就位于这片名叫穆盖塔姆的高地顶端。

「 萨拉丁城堡门票 」全价180埃镑,Mia应该是半价学生票,门票丢失不确定价格

我们抵达时正值中午,炙热的阳光躲在城市的雾霾中灼烧着每一个暴露在外的人。城堡前的广场上人头攒动,除了各国游客还有来自当地的学生们正井然有序的排队等待着,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学校组织参观博物馆的经历,何等的相似。环顾四周,城堡巍峨的耸立着,宽厚的城墙让人回想起那战火纷飞的中世纪,而碉堡上的瞭望孔则诉说着那金戈铁马的辉煌岁月。

说起萨拉丁孩爸总是滔滔不绝,一路上一直在跟我讲萨拉丁的故事,于是本来对这段历史不感冒的我也耳熟能详了。下面就以孩爸掌握的历史简单了解下这个外挂之王的一生。

萨拉丁城堡如其名是由12世纪埃及阿尤布王朝苏丹萨拉丁为抗击十字军所建的宫殿。萨拉丁出生于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这个是重点』,逊尼派。父亲是当地的统治者,少年时期跟随被解职的父亲前往叙利亚大马士革投奔了赞吉王朝,此时的他还是人群中最普通的一个,但是这种动荡的生活给了他最好的历练。正值中世纪,来自西方的十字军正源源不断的对伊斯兰世界发起着挑战,并且控制着以圣城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巴勒斯坦地区。而伊斯兰教内部的什叶派和逊尼派也摩擦不断,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少年逐渐有了清晰的方向,对十字军发起圣战和夺回圣城耶路撒冷成为了他贯穿一生的目标。

30岁那年十字军大举进攻埃及,赞吉王朝在埃及法蒂玛王朝的请求下派遣萨拉丁与其叔叔前往驰援,这次战争胜利后其叔叔担任了法蒂玛王朝宰相,而二个月后其叔叔突然暴毙『第一次开挂』,于是萨拉丁接任了宰相一职,翻开了属于他的篇章。由于自身是逊尼派,于是他将埃及的什叶派尽数驱逐,并且在埃及大肆扩充军队并举行多次阅兵,史书记载:“看过的人都认为,没有一个伊斯兰的国王拥有可与之匹敌的军队”。之后法蒂玛王朝末代国王突然病死『第二次开挂』,萨拉丁终于站在了权利的巅峰,阿尤布王朝横空出世。他虽然强大但表面还是臣服于叙利亚赞吉王朝的宗主努尔丁『伊斯兰世界另一位伟大君主』。有天努尔丁派人来埃及查账并收纳赋税,萨拉丁表示军队需要大量资金,所以没有能力缴纳多余赋税,努尔丁恼羞成怒,准备对埃及发起战争,上天注定萨拉人是天选之子,努尔丁突然去世了『第三次开挂』。赞吉王朝此时也开始内讧,我们的主角一看称霸的机会来了,于是在金钱的攻势下叙利亚军队土崩瓦解,萨拉丁一举拿下大马士革。随后又将阿勒颇这座被誉为叙利亚之眼的重要城市收入囊中,就此赞吉王朝臣服。他终于有能力来实现其儿时的目标,而这目标此刻就夹在叙利亚和埃及中间。随后萨拉丁集结全部力量进军耶路撒冷,十字军被全歼,耶路撒冷最终被破城,与十字军攻克时的大开杀戒不同,萨拉丁进入耶路撒冷没有进行屠杀,并且释放所有战俘,恢复了被基督教占领的清真寺。当时有人建议拆除所有教堂,萨拉丁表示耶路撒冷将对所有宗教开放。这一消息传回欧洲震动了整个欧洲世界,当时的教皇听闻后心脏病发作直接去见了上帝『不管了,这也算外挂吧』。愤怒的十字军于是集结多国流氓发动了第三次东征,狮心王理查最终击败萨拉丁,而理查和萨拉丁在战争时期的互动以及两人在战场外的惺惺相惜『我觉得这两人有基情』也被后世传为佳话。

大战之后,最终双方签订和约,伊斯兰教徒占有耶路撒冷,并向所有朝觐的基督徒开放。戎马一生的萨拉丁最后病逝于大马士革,终年55岁,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据阿拉伯文献记载,逝世时他的只留下1枚金币和47枚银币遗产。这个库尔德人最终成为了阿拉伯世界的英雄,在他的一生中将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这三座伊斯兰教圣城并入王朝版图,这也成为后世的中东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之前去卢克索的路上孩爸跟阿明聊起过这位伟大的君主,但是总感觉阿明对这个他们自己国家的英雄讳莫如深,提起萨拉丁也总是在言语中一带而过,而更愿意谈的是穆罕默德·阿里。究其原因不外乎萨拉丁是一个库尔德人,这个中东地区尊重女性的民族是阿拉伯人心中的一根刺,没有祖国的他们一直受到来自各民族的打压,所以萨拉丁这个外来统治者也逐渐被边缘化,承认他是英雄但是却不喜欢他,这种情感是多么的复杂。讽刺的是作为一位伊斯兰教徒后世对他广为赞誉的却是死对头西方人,也正是西方人把对他的赞誉传播到了世界。在黑暗的中世纪他的人性光辉闪耀着整个中东地区,所以他被称为骑士,是比西方骑士精神更高贵的伊斯兰教徒,在夺回圣地后他放下了所有的仇恨,超前的宗教理念超越了现今无数的阿拉伯世界领导者,这也注定他是一个不凡之人,不仅仅属于阿拉伯世界更是是属于全人类的英雄。

在萨拉丁陨落后的700多年间这座宫殿一直是埃及的权利中心,而如今它却变成了由清真寺和博物馆组成的游览胜地。总共由4座清真寺和若干博物馆组成,而这其中最大的当属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这座有着众多圆顶的土耳其风格建筑有两座高耸的宣礼塔,在众多的描述中往往被比喻成穿透云层的利剑,而这利剑在我看来更像两根铅笔树立在此诉说着这座清真寺的历史,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始建于1830年,当时国家名义上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于是帕夏仿照伊斯坦布尔蓝色清真寺在原宫殿的遗址上修建而成。

我们进入城堡前行约200米出现了一条长长的甬道,据称震惊世界的马穆鲁克大屠杀就发生在此处『这个地点不一定精确,无从考证,大致如此』,马穆鲁克原本是阿尤布王朝的奴隶兵,在王朝陨落后自成一派统治埃及长达300年之久,彪悍的他们甚至曾阻击了蒙古大军的西侵,之后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马穆鲁克人依旧占据着埃及广袤的土地和资源,掌握埃及经济命脉的他们成为人民苦难的根源。于是穆罕默德·阿里在此地上演了一出鸿门宴将其铲除,470位马穆鲁克头领及随从被邀请至萨拉丁城堡参加为其儿子准备的宴会,贵族们欣然赴会,熟不知一场屠杀正等待着他们,宴会结束后当他们走过这条巷道时被事先埋伏的士兵尽数坑杀于此。当我们走在这条悠长狭窄的通道里依稀还能感觉到当年的惨叫和悲鸣,让人不寒而栗。

走过这条让人毛骨悚然的通道,出现一个广场,密集的人流将我们包围,到处都是求合影的当地人。Mia再度被包围。与斯里兰卡人礼貌的态度不同的是阿拉伯人的热情,不管大人小孩直接上来搂着就拍,后面的人围着排队,还没拍完就催促换人。我拽着Mia的手根本不敢放开,到后来合影的人越来越多局面控制不住了,只能婉言谢绝,还是有人上来苦苦哀求:

“再拍一张”,

“不好意思”,

“就拍一张”,

“真的不行,我们该走了”,

眼神无辜的双手合十“就一张”,

“好吧,就一张”。

于是人群又蜂拥而上,陷入另一个循环,就连胡子拉碴孩爸也被当地小姑娘求合影。有个小孩看见孩爸长枪短炮的相机,于是一路跟着,想要合影时正好我们想甩开人群,于是拒绝了他,引来旁边他同学的一阵嘲笑,虽然被拒绝但他还是跟着,看他这么执着于是满足了他的愿望,看他开心的拿着手机跟同学高调炫耀,我也会心一笑。


我们加快脚步朝阿里清真寺一路小跑,清真寺的入口位于东侧,必须衣着得体并脱鞋进入。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个有着无数圆拱的多柱庭院,外墙立柱均由雪花石镶嵌,所以阿里清真寺又叫雪花石清真寺。洗涤罪恶的泉水位于庭院的中心,远处柱廊的顶部有一处正在修缮的大钟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之前我们提到商博良对于古埃及文字的破译,当时的埃及掌权者为感谢法国人的突出贡献,于1831年将卢克索神庙门口右侧的拉美西斯二世方尖碑赠送给了法国国王菲利普,这个当时的掌权者就是穆罕默德·阿里,而作为回报法国人送给帕夏一口大钟作为礼物,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一口。据说大钟在运输途中损坏至今也未曾敲响,看来阿里的运气不够好,做了笔赔本的买卖。而菲利普为穆罕默德·阿里送钟,送的还是口坏钟,这个寓意在国人看来简直吉利到家了

从庭院进入礼拜堂,最引人瞩目的是气势恢宏的穹顶和它下面那如繁星般的吊灯。一层层的从昏暗的顶部倾泻而下照亮着大厅内抬头仰望的人群。四根擎天巨柱支撑着九个光彩夺目的穹顶,而上面的装饰艺术繁复的让人目眩神迷。整个大厅光影交错,在红色地毯的映衬下显得庄严无比。清真寺不仅仅是礼拜的场所,更是教徒们内心的家园,不管外面世界如何纷扰,这里永远是远离纷争的最后净土。

这座以穆罕默德·阿里命名的清真寺也是这位现代埃及之父最后的归宿,最终他长眠于此。我们不想过多打扰他的安宁,于是告别热情的人们,从西侧的大门来到清真寺旁边的平台上。从这个开罗的制高点极目远眺,整个城市一览无遗,阿明说天气好的时候可以从此处看见金字塔。他的说法几乎和所有关于埃及的攻略如出一辙,所有人都是听当地人说,可是却没见过一张此处远眺金字塔的照片,所以我严重怀疑这个口口相传的说法,在开罗这种雾霾能见度下只能是个传说吧。往下望去远处绵延着一片低矮破败的灰色建筑,这就是开罗的亡者之城,但恐怖的名称并不是它的全貌,与古埃及丧葬文化大相径庭的是,这里不仅是逝者的居所,更是生者的家园。坟墓都是如同房屋般的砖瓦房,从远处望去和民居别无二致,几万穷苦的阿拉伯人在此居住,与安详的逝者相比此刻的活人却更像幽灵,出没在这片毫无生机的土地上。生者和逝者相安无事的一起生活,这也是现如今埃及的死亡文化。




开罗号称千塔之城,无数宣礼塔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宣礼塔的作用是用来集合伊斯兰教徒,让他们按时来清真寺祈祷,也是过去在沙漠中给驼队指明方向的标记,自诞生以来它的规模不断扩大。离我们最近的是著名的苏丹·哈桑清真寺,作为中东最美的清真寺之一,仅宣礼塔就有30层楼高,塔尖几乎与山顶上的我们齐平,所以有人称它为伊斯兰世界的金字塔。而令人瞠目的是从萨拉丁城堡到以北的汗·哈利利集市,这一区域散布着一千年间建立的800余座清真寺,几乎涵盖了伊斯兰教发展的整个阶段,而这些就是埃及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 伊斯兰开罗 。

望着这片古老而安详的土地,伊斯兰教这个最后的插班生在这沃土之上繁衍生息也已逾千年之久。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却隐藏着众多不安因素,不远处的中东火药桶长达千年的纷争依旧看不到尽头,而眼前的埃及是多次政变后迷茫的国内局势。战火随时可能再度降临在这片饱经沧桑土地上,在如今宗教至上的阿拉伯世界,此时更需要一位骑士带领他们走出困境。就如同埃及国徽上的金色雄鹰,他曾是战无不胜的荷鲁斯,也化身过所向无敌的萨拉丁,我们期待这雄鹰再度展翅,自由翱翔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之上,守卫着追随他的人。就像萨拉丁曾说“不要问你的臣民信奉何主,而要问他们有何痛苦”。

结束此行的最后一站,对古埃及的探索即将抵达终点。接下来要把该带回家的东西准备齐了,香精就是其中之一,阿明带我们去了一家名叫金老鹰水晶的香精店。在国内游客中这家店还是比较有名的,以香精和玻璃制品为主。关于埃及香精有太多的攻略对其进行介绍,所以不做过多赘述,只将我们亲眼所见分享给大家,在埃及当人们给你介绍香精时总是会说,没有埃及的香精就没有巴黎的香水,以至于大家认为埃及香精是高品质的代名词,加上沙漠的秘密、阿拉伯之夜这些带着特殊功效的产品更是让国人露出神秘的微笑并为此大掏腰包。所以很多人会问埃及香精真的好吗,如何来回答这个问题,就好像作为一个外国人来中国问中餐好不好吃,不同餐厅的口味给你带来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不能因为某次的失败经历而否定全部,埃及香精也大抵如此。由于一般都经手工制造,所以当地市场鱼龙混杂,我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也无法光凭香味就判别香精好坏的。只能说埃及香精是仁者见仁的东西,从这个古老国度带回一瓶芬芳馥郁的香精回家,某日的阳光午后在浸润香气的房间里读上一本书,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所以最后我给出建议,如果需要请不要去哈利利市场买便宜的小瓶货,尽量去连锁的香精店购买,具体哪个香味好,由你的鼻子来决定吧。

我砍完价带着东西满载而归时,孩爸正站在香精店门口用蹩脚的英文跟一位当地人攀谈着,这个阿拉伯人英文也好不到哪去,于是谈话内容是这样的:

“我的朋友,你从哪里来”

“ 中国 ”

“ 中国非常棒,我爱中国 ,你觉得埃及怎么样”

“ 埃及很棒,是一个很美的国家,我喜欢这里”

“那太好了我的朋友,这个东西你一定需要,很便宜的”

“哦,不,谢谢,我的时间到了,拜拜...”

孩爸转身就跑,当地人还不依不饶的在后面跟着

“朋友,朋友,很便宜的......”

“朋友,我的 中国 朋友,很便宜的......”

Mia此时看见对方手中的东西,于是问孩爸

“爸爸,他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

“冰箱贴”

“我喜欢冰箱贴,我最喜欢冰箱贴了”

“OMG”

Mia你不会是对方派来的卧底吧,于是最后买了一大包冰箱贴,Mia和阿拉伯人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即将上车离开时,遇到了当地的一家人。男主人行动不便由妻子推着,破旧的轮椅里还有他们的孩子,一个面黄肌瘦的女孩,年龄比Mia还小,看见我们于是推着轮椅过来,伸手朝我们索要着。看着这一幕身为母亲的我于心不忍,于是拿出身上的埃镑,他们却不要,把手放进嘴里示意需要食物,环顾四周没有找到超市。孩爸于是从车上把随身带的食物还有一些埃镑零钱全部给了他们,一家人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千恩万谢的离开。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们的心情复杂又沉重,刚才开心的Mia此时也安静的躲在我的身后。希望她从此刻能学到些什么,我们不过是比那些身处苦难中的人们更幸运罢了,而我们要将这份幸运与他们分享,在长大后尽自己所能的去帮助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带着复杂的心情我们在夜色中前往今晚的酒店,酒店位于 开罗 东部,东部城区属于正在建设中的新 开罗 。据来时飞机上与孩爸邻座的先生介绍,新 开罗 目前都是 中国 的建筑公司在参与建设,基建狂魔要在沙漠中再建起一座 开罗 城。与老城相比这里才更像21世纪的国家,全新的玻璃幕墙大楼,宽阔的街道旁商铺酒吧林立,规划井井有条,跟老城有天壤之别。阿明说他要努力赚钱在这边买一栋别墅,我们问他需要多少钱,他说现在通货膨胀厉害大约要500万埃镑,我们一折算不到300万人民币,这个价格比较国内的城市来说的确让人羡慕,希望阿明的梦想能早日实现吧。

我们找了家中国饭店吃饭,据说厨师也来自中国,味道嘛,算了不说了,只能说饿了的情况下吃啥都好吃。吃完饭我们准备再买点吃的,刚才在老城遇到乞讨的一家把吃的都给他们了。在超市旁边的商店遇到了几个当地年轻人,看我们是中国人主动用中文跟我们打着招呼,一男一女中文都说的很棒,原来都是爱资哈尔大学的学生。这所大学建校时间超过千年,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大学之一,我们不由对他们非常感兴趣,于是攀谈起来。在校学习中文的他们在这附近的店里工作,为了锻炼自己的中文,因为在新开罗有很多中国游客,他们对于从中国来的我们也感到非常好奇,那种对中国的向往从小伙眼神的微光中闪烁着,孩爸问小伙:

“你去过中国吗”,

“没有,但是明年就要去了,去杭州,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中国欢迎你们,你们觉得现在中国怎么样”

小伙一脸羡慕:“中国太棒了,现代化,城市建设也很未来,一切都那么高科技,比我们好太多了”

他一边比划着手机支付一边激动的说,

“埃及也很棒啊,古老的文明,还有新开罗,未来一定会很好”

小伙:“新开罗都是中国的公司在建设的,中国真的太厉害了”

接着小伙倾诉了他的困惑, 中国 对于他新奇又陌生,不知道未来自己的方向是什么,但是他很清楚一点,就是要在 中国 学到东西然后回来建设自己的国家。听到这里心中不禁感叹,这份愿景与我们苦难的前辈是多么的相似。另一个女孩也即将踏上前往中国的旅程,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我们不由发出一声赞叹。沙漠国家长大的她担心的是 北京 冬天的寒冷与潮湿,孩爸和我作为曾经的北漂,将我们在北京的经验分享给她,打消了她的顾虑。半小时的时间我们聊了很多,从国与国的关系,到不同文化的饮食结构,天文地理无所不谈,他们对于中国的向往也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 

在跟当地人的接触中让我们更真切的了解了这个古老国度的过去与当下。 埃及现在是属于阿拉伯人的国度,但是随着西方人对现代埃及选择性的无视,大多数人对埃及的了解还肤浅的停留在木乃伊时代的古埃及,对河谷地带城市地区的生活,对他们身边喧嚣汹涌的世俗红尘不闻不问,作为一个旅行者,如果认知仅仅停留在4000年前,那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是不公平的,如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同样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短暂的时光我们从角落的碎片中探寻着这个众神远走的国度,也许结果是片面的,但这是我们眼中最真实的埃及。在这里贫穷依旧困扰着大多数人,随着发展尼罗河生态也逐渐被破坏,还有那藏在迷雾中的形势,埃及的未来似乎躲在阴影中充满着不确定。但是这两位温文尔雅的年轻人,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埃及的未来,他们是这个时代万千埃及青年的缩影,犹如在地平线升起的曙光即将照亮这古老国度的黑夜,也许他们就是那金色雄鹰的翅膀,是这个国家前行的希望。

在此也衷心的祝福他们在中国的旅程一切顺利,如果有机会能在中国读到这篇文章,我想说:“加油,尼罗河畔的陌生人”。

- Bye,埃及!

今天阿明有事不能前来为我们送行,昨晚在酒店与他匆匆别过,感谢他这段时间以来对我们的帮助,特别是我们没在身边的两次对Mia的照顾。

吃过早餐后匆匆赶往机场,踏上回国航班的一刻,终于意识到要和这段神奇的旅程说再见了,未曾离开思绪就开始拉扯。

每段旅程结束时总有那么多不舍,而这些不舍在回国后的不经意间涌上心头,化作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挂念。回顾这一路走来,走马观花所留下的遗憾占据的似乎更多一些。我们跨越千山万水而来,却如管中窥豹般匆匆一瞥而去。从大绿海旁的亚历山大到如梦如幻的黑白沙漠,还有那西奈半岛的山巅和尼罗河两岸无数未曾踏足的遗迹,都成为我们回国后提起时口中那一声遗憾的叹息。但在惋惜之余却庆幸我们没辜负这份美好。

人生的每段旅程,都总会在潜移默化中变成心底那恰到好处的羁绊。

无论是吉萨,还是底比斯,亦或是阿布辛贝,古埃及犹如一位沧桑长者向路过的旅人默默诉说着他曾经辉煌的过往,而如今神庙保持沉默,只剩下那破碎的古迹和不语的铭文,众神也在黄昏中驶向属于他们的彼岸。法老们的往事已化作撒哈拉的黄沙,沉浸在太阳那揶揄的光芒中。

而光明终将在这片新生的土地上升起,那些跟平凡生活搏斗不在乎输赢的人们,还将继续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生生不息。

在这个众神已逝的年代,庆幸我们还能遇见不朽的埃及。

- 归途的惊喜

在跨越时间的航班上,窗外无边的黑暗挡不住Mia兴奋的热情,回忆着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于是我们将她口述的第一篇游记无删减的记录在此:

我叫董芷萱,今年五岁了,我去了两个国家,斯里兰卡和埃及,在斯里兰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别人给我拍照还有加勒,还有去大象孤儿院喂大象。现在我们在埃及,在飞机上,我们坐了四次飞机了,在埃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别人给我拍照,和去金字塔、看狮身人面像,我们去埃及博物馆看木乃伊,最开心的是在红海赫尔格达游泳池里游泳,在贝都因部落,孩子们很穷,他们吃的东西都是饼,他们的房子也很破,我感觉都是茅草屋,他们的药店都是破破烂烂的,不像中国的药店那么好,爸爸还骑了单人摩托车呢,我们三人也骑了摩托车,还是爸爸开。中间有人说换个人开吧,可是妈妈不同意啊,因为妈妈根本就不会开车。我们下了摩托车就去看表演了,第一个表演是转圈表演,特别特别厉害,他转了好多圈,我都转不了那么多圈,我要是转了那么多圈我就会倒在地上的,第二个表演是弄火表演,他特别特别厉害,他的脚下都踩着火他都不穿鞋子。第三个表演就是正常的舞蹈。我们还去坐了热气球,可是我没有上去,因为小孩太矮了,我哭了,我在下面看热气球好美呀,我和阿明开着车去追热气球,我们追呀追呀追着了热气球,爸爸妈妈降落了,我们坐着车回到了游轮上。昨天我们去了阿布辛贝,是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个地方。我特别喜欢埃及,因为我现在学的一对一的英语学的就是埃及,现在开始学意大利了,下次我要去加拿大,不知道加拿大有什么,因为我们还没去到加拿大。

此时此刻也想对我最爱的Mia说,人生不该只有作业,更应该拥有整个世界,你的眼睛不该只看到书本,更要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愿旅行的每时每刻都能成为你的诗和远方,世界在你丈量的脚步中变得不同,未来因为你的人生宽度而充满多种可能。在不远的将来,爸爸妈妈相信在你的气质里,一定也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 埃及实用干货总结

送给已经去过埃及和那些将来想要去埃及的人们。

. 关于埃及

埃及全称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位于北非东部。面积达到100万平方公里,约为中国的1/10。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2020年2月人口突破1亿。

埃及地跨亚非两洲, 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西亚,其他大部分国土位于北非。以沙漠为主的地貌占领土面积95%以上。尼罗河由南至北绵延1350公里,贯穿全境将沙漠切割成东西两部分,河岸东部为阿拉伯沙漠,西部为利比亚沙漠。几乎全部人口都生活在狭长的河谷绿洲地带,而其中50%以上集中在以开罗为起点的三角洲地区。

伊斯兰教为埃及国教,主要为逊尼派,也存在什叶派和科普特教等宗教少数派。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和法语。

埃及和中国一样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人在遥远的古代创造了辉煌而璀璨的古埃及文明。随后在希腊与罗马人的统治下,古埃及文明逐渐没落,最终被伊斯兰文明所取代。二战后,于1953年建立共和国至今。有关于埃及历史在接下来的埃及简史章节会详细讲述。

. 来埃及必须知道的几件事

以下是根据在埃及的经历总结出的部分旅行经验。关于这些在很多攻略中都讲烂了,但是还是要写,通过自身感受也许能帮助到今后想去埃及的朋友们,至少走一点点弯路吧。

「 埃及 到底安不安全?」埃及身处中东地区,安全也成为广大旅行者最关心的内容。我们抵达埃及之前中国外交部发布了关于埃及旅行的安全提醒,西奈半岛及黑白沙漠都属于警告地区,所以这两个区域此行只能无奈放弃。目前的 中东 局势和 埃及 的国内政局,都存在不稳定因素。开罗在2019年8月刚发生一次恐怖袭击,但对于旅行者而言,只要不前往政府声明的禁区,远离宗教敏感地带,安全可以得到充足的保证。在我们的行程中,一路都能看到荷枪实弹的警察,当局对于旅游业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所以完全不必担心,放下包袱享受旅程即可。

「 气候 」埃及全国干燥少雨,气候干热。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北部为亚热带 地中海 气候。冬季气温相对温和,除了每年的6月-8月,其余季节均适合旅行。但是不管在哪个季节,防晒一定不能忘。夏季极端气温能突破50度,再加上风沙肆虐,所以最好不要选择夏季出行。但如果想避开拥挤的人群,夏季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 时差 」埃及开罗位于东二区,北京位于东八区。我们出行时间为冬令时,时差6小时。值得一提的是 埃及 从每年5月1日前后的星期五开始实施夏令时,较之前快1小时,此时时差为5小时。夏令时到每年9月30日后的第一个星期五为止再重新换回冬令时。

「 货币 」自2011年后埃镑持续贬值,目前人民币对埃镑汇率大约为1:2。因为埃镑不是通行货币,所以国内兑换很不方便。最好的办法是携带美金入境,在当地进行兑换,回国前再全部换回美金。另外,需要多准备一些小面额美金,方便小费的支付。以下为最新汇率供参考。

「 怎么搞定签证 」埃及目前对中国开放落地签,但好像只有开罗机场可以办理,手续很简单,准备好2000美金现金,打印的4星级「含」以上酒店预订单和离境机票,出关前25美金买一张visa贴纸,在海关填写入境卡,然后走外国人通道 ,出关很迅速,工作人员没怎么仔细检查。

「 中国怎么飞埃及 」从中国前往埃及 ,目前可从国内多个城市直飞,包括 北京 、 广州 、 成都 等。而 成都 拥有目前中国地区前往埃及耗时最短的航班,全程只需10小时左右。每周二五执行往返,均为夜航。夜航的好处就是少一晚酒店住宿且不耽误白天的行程。所以我们此次行程选择了川航。

「 别带错电源插座 」埃及插座为欧式双圆头,和英式的有所区别,插头转换器是必须要带的。依照我们以往的经验,建议从国内带一个长线插排,这样哪怕只有一个转换头也能同时给多个设备充电。标准如下图所示。

「 网络别掉坑 」我们本次选择的是一次性电话卡,8天总共4个G流量,抵达埃及后直接换卡按照说明书开通使用。优点是手机有网络,缺点是速度真慢。尤其是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信号几乎为零。建议还是选择国内的移动漫游或者是当地的电话卡, 比如沃达丰,网速能快不少。这也算是为大家平的一个坑吧,下图为国内购买电话卡外观,不推荐。

「 阿拉伯数字并不阿拉伯 」埃及所使用的数字为阿拉伯语数字,并非咱们平时所用的阿拉伯数字,两者有很大区别。8世纪左右阿拉伯人将 印度 人发明的数字传播到了 欧洲 , 欧洲 人认为这种数字比 罗马 数字更方便,于是就将它命名为阿拉伯数字。而阿拉伯语中数字的表达是另外一种方式,如下图。

「 风俗 」埃及绝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所以请不要冒犯他人。交接东西要用右手,进清真寺必须脱鞋并且不能穿着暴露,以免不必要的麻烦。饮食上也应该尊重当地传统,伊斯兰教国家不吃猪肉,所以最好不要带有关猪肉的食品入境, 比如猪肉的香肠肉干之类。 埃及的食物对于我们来说还算过得去,可口度肯定较国内差很多。建议从国内带老干妈和咸菜等,这条我认为是所有事项里最重要的。在中东世界,女性服装上首先以不暴露为前提,当然,为了相机前的美,有时候也需要忽视当地人异样的眼光。

「 什么值得买 」对于埃及的商品我想因人而异吧,个人推荐埃及长绒棉制品、香精、莎草纸和椰枣,还有就是埃博里的书籍。至于工艺品看个人喜好,汗·哈利利集市的产品大多数产地都是中国。在埃及购物只需要记住一点,不管在哪买一定要砍价。

「 小费怎么给 」一般情况下为1美金,如果认为对方确实帮到你了多给点也无妨。清凉油和圆珠笔,这个在很多攻略里都有提及,埃及天气炎热,蚊虫多,所以当地人特别喜欢中国的清凉油,当地人会一边说着清凉油的汉语一边伸手问你要,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但是不要再把这个当成小费了,现在的 埃及 人已经被惯坏了,礼物和小费是两码事。 

「 埃及到底坑不坑 」大家都说埃及旅行坑多,我们去之前也看过不少人中招的经历。所以在这里还是要强调下,首先金字塔骑骆驼臭名远扬,很多人都被坑过,所以千万不要相信1刀就能骑骆驼这种鬼话,他不会告诉你1刀只是上去的价格,下来具体多少钱就要看运气了。第二不要把相机交给当地人帮你拍照,如果你的相机连拍速度够快,那么恭喜你破财了,因为他们是按照片数量来收费的。还有当你举起相机给当地人拍照时请征求对方同意并同时准备好小费。购物时也请当面清点好钞票。当然了,每个国家都会有阴暗的一面, 埃及也不是遍地都是坑蒙拐骗。相比较白人,埃及人对中国人的态度还算是友好的。所以大可不必胆战心惊的前行,避开这些坑,更好的享受这段奇妙的旅程吧。

- 做点功课再出发

不同于风光之旅,在古埃及文明那不朽魅力的感召下,旅行前的功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深刻了解多元文化及其背后的故事,方能在心中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古埃及 。接下来将分为2个部分,对埃及简史和相关资料进行概括性总结,均为个人原创作品。图文较多,感谢阅读。

. 相关阅读推荐

说起有关于埃及的资料,从小到大也接触了不少,但自身阅历有限,只能从海量的资料中筛选出如下作品,仅供参考。口味偏大众,评论也仅为个人观点。

. 5分钟读懂埃及史

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 ,正是漫长的历史造就了它辉煌而璀璨的文明,而在埃及的旅程也都是围绕着不同历史时期展开。以下内容均由孩爸总结制作,是非历史专业的粗略概括,如有疏漏望大咖指正。只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大家更容易的了解这个国家的过往,从而读懂这个神秘的国度。

- 埃及旅行线路

前面讲到过古埃及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伊斯兰时期,而对于现代的旅行者而言也是围绕着这三个阶段来展开自己的旅程。古埃及遗迹以尼罗河沿岸为主,北部的亚历山大是希腊罗马时期的中心,而伊斯兰则在开罗及其周边。

我们此次行程总计10天,完整在埃及的时间其实只有7天,选择去的地方很多,无法做到深度体验。并且带孩子出行也会有安全方面的考虑,所以在行程安排上以古 埃及 文化为重点加上部分伊斯兰文化。舍弃了北方的亚历山大和两处禁区『西奈半岛及黑白沙漠』,这也成为本次旅程中的遗憾之一。

『 旅行线路 』

Day1 / 前往 埃及 , 大连 - 成都 , 成都 - 开罗 ~

Day2 / 早上抵达 开罗 ,上午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下午 埃及 博物馆,傍晚汗哈利利集市~

Day3 / 上午出发前往 赫尔格达 ,中午抵达 红海 ,下午酒店活动~

Day4 / 早上 红海 日出,下午贝都因部落~

Day5 / 上午出发前往 卢克索 ,中午 卡纳克 神庙,入住游轮,下午帝王谷,傍晚冬宫~

Day6 / 早上 卢克索 热气球 ,下午游轮出发前往埃德夫~

Day7 / 早上埃德夫神庙,上午出发前往 阿布辛贝 ,下午 阿布辛贝 神庙,晚上返回阿斯旺 ~

Day8 / 早上 阿斯旺 水坝,上午乘航班由 阿斯旺 返回 开罗 ,下午 萨拉丁城堡~

Day9 / 返程回国, 开罗 - 成都 ~

Day10 / 成都 - 大连 ~

『 酒店相关』

酒店在出发前都已订好,由于行程比较紧张,在酒店的时间不多,加上我们向来对酒店要求也不高,所以在选择上偏重于性价比。全程7晚共4家酒店,整体还算满意, 埃及 酒店的舒适性和干净度还算可以,服务稍差一些。

『第1晚 』 -  开罗  - Le Meridien Cairo Airport

这家位于城郊的酒店,地点就在开罗机场航站楼的对面。入住时已经很晚,第二天清晨就出发去红海了,匆忙的度过了在 埃及 的第一晚。关于这家酒店,唯一要说的就是酒店的奇葩电梯,刷卡感应坏了,也没有工作人员来及时维修,导致一群人上上下下怎么也到不了所在楼层。

『 第2 - 3晚 』 - 赫尔格达 - Stella Di Mare Gardens Resort Spa

酒店位于红海马卡迪湾地区,坐落在一片沙地之上。酒店游泳池目测有7个,不过我们去的季节水温较低。早上在酒店附近海滩可以看到红海的日出。这家酒店的自助餐厅装饰风格很埃及 ,面积也很大,犹如一个大食堂,食物种类以西式为主。

『 第4 - 6晚 』 - 卢克索 - 游轮M/S Liberty

此行最特别的酒店,在游轮上的经历毕生难忘。虽然游轮房间比较小,设施设备也很陈旧,但是在底比斯的夕阳中畅游尼罗河,我想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物了。

『 第7晚 』 - 开罗 - Jewel Sports City and Aqua Park

行程的最后一晚,和第一晚同样匆忙。晚上很晚抵达酒店,工作人员很贴心的加了一个小床。酒店晚上有一对新人举办婚礼,亲朋好友一起狂欢到后半夜。

- 写在最后

一次突然的想法,成就一次跨越千年的邂逅。

威廉·戈尔丁认为旅行的意义在于发现。而对于我们,旅行更是一次成长,一次修行,或者一条路,通往内心的灵魂之路。

每次从原点出发都是为了更好的归来,在这个认知自己的过程中,无论你走了多远都将回到原点,带着愿力找回最初的自己。

世界也犹如一本厚重的书,每翻开新的一页总有值得期待的惊喜与感动,也许我们不能真正的读懂它,也许时间无法等待我们翻到封底,可这并不重要,至少我们没有驻足于扉页。

至少它教会我们,即使人生旅程颠沛流离,饱受孤独,历经困苦,我们也将勇敢前行。